|
|
|
|
|
欠发达地区农业装备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 |
2005-3-16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 汪懋华
1、实现农业机械化没有“万能”的发展模式 农业食品系统是包括自然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复合体。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必须建立和培育对机械化的有效需求,加强食品链上各个 环节的联系,在供应商、农民、农村企业、销售商和零售商之间建立起收益高、可靠性好的联系,才可以在农业—食品系统内部获得市场所提供的机遇。市场本身由于两个原因无法自然形成这种体系:①如在整个食品链中缺少有效的联系,很难设想单凭市场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联系;②物流的流通交易费用将会很高。可能的解决途径包括:提高供应商和协会的实力、促进乡村体系的发展、重视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对质量和加工标准的培训、加大对生产过程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力度、扶持产后加工技术、提倡合约的正规化。对欠发达地区的机械化论题,应该作为一种特殊地区的特别问题对待。适用于中国的高新技术,不意味着也适用于非洲国家的发展。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以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处理发展的问题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农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机械化的推进。均衡发展是机械化选择的必要条件,即需要先进的育种、灌溉、产后加工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园艺、林业和畜牧业。 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具备符合实际并能提高生产率的能力。必须同时为农民、农机经销商和生产者带来利润。拖拉机很重要,但它只能提供动力。因此必须设计出更多种类的农具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为了有效地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必须加强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教育和推广机构、制造商、经销商以及其它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发达国家农机专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以及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这种联系与合作能够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机化的发展进程。 2、必须建立农业机械和装备的供应链 这种供应链应当主要由民营企业组成,这些企业和生产厂以及本地销售商都有联系。在供应链中应包括以下项目的分销:新设备及用于该设备的零配件、燃 料及润滑剂等,同时该供应链还要为二手设备提供市场。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消费者(农民和使用者)财产和健康的安全以及保证设备间的通用性。为实现这个目标应有必要的外部干预,如:配套的法律制度和建立标准的商业规范,以催生各种新的私营企业;标准化的装备和法律构成,以保障财产和人 身安全;有效的开发研究与售后服务为使用者提供丰富的选择,尤其要强调保护自然资源,增加财政投入;良好的运输与通讯条件为燃料的供应以及服务的适时 性提供保障。对于农户和企业来说,他们会选择令他们信服的农机产品。这种商业关系要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对农民而言有利可图(反过来取决于农产品的格), 为非农资源提供获得收入的机会,可有效支持投资的金融环境。因此需要用系统的方法在农民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3、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与机械化同步进行 当农民有市场出售他们的粮食时,就会注意到机械化带来的收益,就具备了购买农机所需的支付能力或借贷所需的信用担保。即使必须向国家上缴部分粮食,但是良好的市场体系也会为农民提供丰厚的回报并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对于完全开放的市场,提高产量就意味着农民可以将产品直接提供给消费者。合作型 的市场机制,可以在购买农药、设备和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这一点已在欧洲园艺生产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当然,公路和其他运输方式,为在产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建立紧密联系打下基础。在这里同样可以看到欧洲基础建设基金促进了欧洲许多地区的现代化园艺生产,也使产区和市场(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同时,它也促进了当地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为农产提供了技术,这种对当地企业发展的推动也促进了机械化和技术的进步。 4、农业机械经销商的作用不可忽视 应当建立由受过教育的经销商组成的销售网络,并将这一网络扩充到小规模的生产商。这将给乡村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需要有来自政府的资金信用 担保和推广服务方面的支持。新机器的引入需要新的机器使用规范,如果使用者受过教育,那么机器就会运转正常(德国政府花费近75%的经费于项目建立的初 期)。 5、补贴的重要性 应当从风险分担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为了提高收益,农民和企业不可避免要尝试具有较高风险的新技术。如果鼓励这种行为,那么政府也要参与分担风 险,在农民购买与新技术相关的农业机械和装备时,必须给予补贴。风险分担也包含着提供补贴的含义。 6、需要关注信息技术在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装备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的驱动力来自于信息和较高的生产效率。农业装备的生产厂应该积极跟踪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进步,逐步把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到提升农业装备产品的技术创新实践中来。应用通用标准的拖拉机电子通讯接口,如IS011783农业机械通信总线技术,简单、实用、功能强大的标准信号接头,新的农业机械通信ISOBUS标准等。 7、对劳动者相关技术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教育良好、技术过关并且适应能力强的劳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我们要求技术全面的人才,要求劳动者具有保养维修机械的能力及操 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技能的缺陷将是发展的障碍,将会造成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尽管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大学的农业工程系试图从名称中取消“农业机械”或“农业工程”,但缺乏技能培训的问题甚至对某些发达国家仍然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在许多大学农业工程系的“动力与机械”课程中都增加了大量的新内容,但却以牺牲必要的机械工程训练为代价。学生们抱怨没法学到实际的技能,这也是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值得注意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自然条件与经济因素的限制,中国的机械装备发展不能完全依赖进口或照抄国外的模式。农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掌握在当地条件下设计和制造新机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8、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机化需要建立强大的智囊团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建立强大的智囊团,还应邀请专家和政府官员参与其中。智囊团应定期召开会议来分析当前的形势,并对以后的发展 提出一些建议。本次“欠发达地区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论坛”得到了大型农机企业、国家、联合国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工程院和联 合国亚太地区农业工程和机械化中心应该继续组织一些国际性的论坛,来讨论欠发达地区的农机化发展和发展农业装备制造业的问题,这势必会给这些地区带 来重大的影响。目前,只有发达国家才有这种类型的专题讨论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也许是欠发达地区的专家无力支付参会的费用。发展中国家现在急需解决的是寻找实用的技术。对亚太欠发达地区来说,水稻的田间机械化技术和产后加工技术是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相关论坛或研讨会的主题。 9、需要建立一个发展农机化的评估体系,由第三方或非政府组织进行评估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由政策、研究、示范、培训和推广组成的系统。在欠发达地区,为了使这个系统更加充满活力,更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市场的导向对于发展农机化来说作用并不明显,优惠政策对创造良好研究环境和发展实用技术来说尤为重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同等重要。为保证政策有效,执行得力,评估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这样的职责应由第三方或非政府组织来履行,例如在中国就可由中国工程院来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10、各个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常设机构来制定一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长远规划 中国非常需要建立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可命名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委员会”(AMDSC)。
摘自《农机科技推广》2005年2期
|
|
作者/出处: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农机推广站
阅读次数 [9077]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