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要掌握规律,排除一切干扰和影响,才能做好农机事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控制论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门重要科学,为我们研究农机事故发生规律提供了崭新的思想方法,是掌握农机事故规律,对其实施有效控制、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最优状态的重要科学理论。农机事故的发生是由“人、车、路(作业环境)、管”诸方面因素构成的,预防农机事故是一个多方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人、车、路(作业环境)、管”四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
一、确定目标,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预防控制
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本依据,要做好农机事故的预防工作,就必须依据上级有关指示及本单位的实际(农业机械管理数量、作业项目、管理水平、队伍素质、机械技术状态及地理环境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再根据目标进行预测,对容易出事故的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行预防控制。
第一要抓好拖拉机驾驶员思想的预防控制。构成现代交通的三大要素是人、车、路,同样农机安全程度取决于人、车、路(作业环境)系统的协调与配合,取决于个人要素的完善程度,而人的因素是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农机事故往往是在道路车况、甚至驾驶员的技术都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纯粹因驾驶员技术水平差或道路、车况不好造成农机事故并不多见。正如人们经常见到的“天气、路况差事故少,条件好事故多;旧车事故少,新车事故多;车队事故少,单车出事多。”这种现象虽然并非绝对,但却反应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在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驾驶员的素质,而素质中思想素质比技术素质更与安全紧密相关。所以要预防农机事故,必须优先抓好拖拉机驾驶员思想的预防控制,针对不同人员不同的思想反应,针对不同的生产特点,运用系统整体性原则,提前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二要根据农机安全生产任务,预测安全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施预先控制。首先是在组织领导上实行预先控制。工作的好坏,均与组织领导密切相关,农机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机安全生产情况,合理组织领导力量,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并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人员情况,预先做好执行任务的技术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利用规章制度实施预先控制。规章制度来源于实践,并带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因此,一要强化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即强化法律意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二要强化检查监督,保证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三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带有预先控制的具体可行的制度。
二、适时评价效果,实施反馈控制
有效目标,预防控制的确定,只能说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第一步,要想得到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环节是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即“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预测,发现潜在的问题,判断事物发展趋势,以便防患于未然”。为达到这一要求,应注意实施正负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反馈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二是发现安全生产中好的方法,及时总结推广,进行正面引导。为此,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和层次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安全无事故工作的主动权。一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二要定期分析评价安全生产形势,预测事故趋向,研究对策,提出下一步的控制措施;三要定期评估安全工作效果,进行总结表彰,推广成功经验,查找事故苗头,发现问题从快从严处理;四要健全反馈控制组织,各级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经常评价安全效果,主要采取多种渠道预防农机事故。
三、重视相关因素,实施分类控制
充分利用相关要素的作用,是增强管理效应的有效方法,不仅强调要素的个体效应,而且十分重视要素的群体效应,农机事故的预防工作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车辆技术状态、道路通行条件、农机管理水平等。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实施分类控制。
一是抓重点环节,加强农机管理,始终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车辆的技术状态,是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车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保修、保养以及调整不及时等多种原因,使车辆的技术状态变差,造成转向、制动等关键部位失灵,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为此,必须严格坚持车辆技术状态检查制度,逐步形成车辆年检审、定期田检路查、抽查和驾驶员途中检查为主要内容的检查体系,及时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抓主要方面,加强研究,提高驾驶员在复杂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及驾驶能力。道路状况是发生农机事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方面。就目前我国道路状况和水平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建造不符合条件,道路窄、坡度大,交通标志设置和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对此必须严把驾驶员的培训关,重点抓好驾驶员新训和复训两个环节。针对各种复杂道路的特点,强化训练,探求各种复杂道路条件下正确的驾驶方法,提高操作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
三是抓关键因素,强化管理手段,实行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农机管理水平。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凡是管理松懈、纪律松散的部门,其事故发生率就高,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农机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权,实行全方位、全时间、全员额的“三全”管理和层次管理。全方位管理对驾驶员队伍和农业机械的所有部位、空间和要素不留空隙,无处不管;全时间管理就是对重点农机作业单位或农机大户的农业机械采取不间断管理,防止失控,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全员额管理就是从接受管理,到共同参与管理,使所有驾驶员即是被管理者,又成为管理者;层次管理就是发挥各级农机职能部门作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把关,彻底堵塞漏洞。在全系统内积极开展查思想认识、查作风纪律、查制度落实、查事故隐患的“四查”活动,提高全体人员预防农机事故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农机事故的控制与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运用控制论的理论,采取有效的控制,把农机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以求做到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