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8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江苏省2008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
日期: 2009-01-06  来源:中国农机化网
今年以来,在农业部农机化司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支持下,江苏各级农机部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机富民为己任,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新修订的《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紧紧围绕“十一五”全省农机化发展目标,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2008年农机化主要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400万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接近49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万台左右,比上年增长6000多台;小型拖拉机达到140万台,新增4000多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8.2万台,其中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14万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4.5万台,比上年增长1.1万台。除此之外,耕整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粮食产后处理机械、秸秆还田机械等农业装备都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全省稻、麦、油菜、玉米四大农作物四项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4%,其中三麦和水稻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产生显著带动效应
2008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达3.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省及省以下地方各级财政补贴资金分别为1.2亿元和1亿元。省级财政还首次安排1500万元用于对特色农机实施补贴。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机具拓展到8大类19种,补贴机具10.5万台套。目前,全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已实施完毕,购置补贴资金超出补贴计划4300多万元。今年,为进一步加强购机补贴管理工作,我们会同省财政厅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管理办法,建立了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报账制度,明确了市县农机管理部门的责任。为提高补贴机具的监管成效,在全省聘请了60名农机系统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同时,我省还将农机购置补贴监管工作纳入农机化目标考核内容,使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工作专项考核结果与农机化目标考核挂钩、与省级下达的专项工作补助经费分配挂钩,组织全省13个市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执行情况进行互查,还加强对中标企业和经销(代理)商监管,努力防止倒卖补贴机具现象的发生。为缓解企业压力,我省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在全国首家实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预结算制度,目前,已向中标企业拨付财政补贴资金近1.9亿元。
在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我们还在全省积极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试点,3个试点县市共报废拖拉机近500台,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积累了经验。今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做好2008年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农机政策性保险试点纳入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明确将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和联合收割机第三者责任险列为试点险种。省农机局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管理办法,进行了全面布置。
(二)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取得新突破
按照“苏南地区率先发展、苏中地区加快发展、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省水稻机插秧面积超过819万亩,加上水稻机直播面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37%,比2007年提高7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13个省辖市、85个种稻县(市、区)中,有2个省辖市、9个县(市、区)、187个乡镇、3000多个村率先基本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同时,积极开展玉米、油菜生产机械化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到目前为止,全省新增玉米收获机达到502台、玉米播种机4400台左右、玉米秸杆粉碎还田机2200台左右。今年完成玉米机械化种植和收获面积分别为50万亩和35万亩,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和8.3%,比2007年分别增加2.3和2.5个百分点;2008年我省新增油菜联合收割机422台,油菜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40.5万亩,比2007年增长3.5万亩,增长率9%左右。
(三)现代高效农业装备发展迈出新步伐
今年,全省共示范、推广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新型特色农业机械和环保节约型农业机械60多种。全省新增小型果蔬保鲜库250多座,总量达到1200多座;推广增氧机、投饵机18000台。声频促长、电子杀虫等物理农业装备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为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力度,在省财政的支持下,全省示范乡镇数量扩大到18个,试点乡镇超额完成年度技术推广任务,试点区基本没有出现秸秆连片焚烧现象。今年,18个示范乡镇共实施麦秸杆机械化还田33万亩、稻秸杆机械化还田面积31万亩。在示范乡镇的带动下,我省秸杆机械化还田进程明显加快,今年全省新增秸杆还田机械约1.2万余台,实施秸秆全量及根茬机械化还田面积超过了1850万亩。近日,我局还配合省人大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的立法调研,推动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提高稻麦油、果蔬等大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今年全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9000多台。同时,各地积极开展茶叶生产、“五青”作物生产和加工、大棚微耕、喷滴灌、大蒜和花生收获等特色农业装备的引进试验、研发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还通过完善列名联系企业制度、举办现代高效农机展、共建研发基地等平台,加强农机产学研推资源整合,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四)农机服务组织助农增收取得新成效
据统计,全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总数超过了3500个。全省服务规模超过1000亩的农机服务组织有556个,其中服务规模超过5000亩、10000亩的农机服务组织分别达到113个和59个。今年,全省农机社会化服务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其中跨区作业收入超过33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创收85元左右。
(五)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
农机“111人才工程”继续推进。我省进一步加强了与四个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的合作,农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训、基层农机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均已全面展开。今年我省再次组织50名农机管理人员赴香港参加学习培训;今年,我省在县以上农机行政事业单位中,选派20名中青年干部赴12家列名联系农机企业挂职锻炼,进一步提高了中青年干部的业务水平;我局还与省有关部门合举办了第二届江苏省“常发杯”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在去年农机职业技术培训与鉴定人数首次列全国首位的基础上,今年全省鉴定合格人数达到3.2万人;我局还积极参予新型农民培训工作,2008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共开展农机培训3000余期,培训总人数达16万人次。
(六)农机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为主动适应农机安全生产发展新形势,根据农业部和省部署,我局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平安农机创建、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及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等活动。为切实维护农民和农机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机质量监督和售后服务质量的跟踪调查,加大了投诉检查力度;开展了主题为“消费和谐,兴机富民”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3·15”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并积极主动与工商、技术监督、消协等部门配合,提高了市场监管水平。最近,我们还与省工商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农机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机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在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省在全国首次将农机排气纳入污染源排查范围。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普查范围涉及全省200多万农机户,采集并录入普查农机具信息200多万条,共普查拖拉机、变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等5大类农机具近220万台,历时近一年,成功测算出了全省200多项农机排放技术参数和30多万吨农机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二、2009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主要目标任务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是“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的第四年,做好明年的农机化工作对顺利完成规划的各项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江苏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全省农机化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围绕江苏农业机械化“市场主导、政府扶持、资源节约、合作共用、协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转变农机化增长方式,拓展农机化服务内容,强化科技和组织创新,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农民增收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2009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新增水稻插秧机7000台以上,其中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机1000台左右;新增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分别达到5000台、2000台,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10000台套以上,推广服务高效农业的机械装备30000台套。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5%,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水稻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40%和92 %以上,其中水稻机插秧面积达1000万亩;玉米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15%;油菜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取得实质性突破;秸秆全量及根茬还田机械化面积达到2000万亩以上。全省农机服务总收入稳定在155亿元,其中跨区作业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提高农机化政策保障水平
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在总结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明年将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补贴办法,进一步拓宽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健全购置补贴政策监管机制,建立全省农机购置补贴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监督管理。要结合购机补贴政策,积极探索补贴办法,采取财政贴息、开展作业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为农民购置农机解除后顾之忧。积极争取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购置农机的信贷支持。争取省政府尽快出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办法》,进一步扩大农机报废更新工作试点,今年将农机报废更新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血防区,有重点的推进农业机械报废更新。
(二)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
继续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整体推进力度,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对水稻种植大县的帮扶力度,加快苏北地区水稻种植机械化步伐;在全省发展一批重点县、镇,力争今年再有2—3个县(市、区)及一批镇率先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积极示范推广低温烘干机械和精米加工成套设备,全省新增低温烘干设备200台以上。积极推进联合收割机升级换代,全省新增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000台左右。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推广步伐,建设一批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区,力争明年玉米机械化种植和收获面积力争均达到80万亩。积极试验示范油菜生产机械化,在条件适宜地区,扩大油菜机直播技术的试验示范,开展油菜移栽机械的试验,加大油菜联合收割机的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促使油菜生产机械化实现突破。
(三)提高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水平
围绕该省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加强农机产学研推的沟通与合作,加快农机技术创新和农机新技术及机具的推广步伐,积极培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示范区(点)。一是积极筹备第五届中国(江苏)国际农机展,突出“新、特、外、优”,集中展示国内外最先进的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力争参展规模、交易额均超过上届展会。二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机械。重点发展以微型耕整机械,温室、大棚环境智能化监测及预警设备、CO2气肥发生器、常温烟雾植保机、智能化肥水管理系统为重点的设施农业管理机械,以高效环保鱼塘增氧、饲料加工和投喂、河塘清淤为重点的设施渔业机械,以畜禽规模养殖管理、粪便处理机械为重点的设施畜禽养殖机械,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全省新增适应设施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机装备5000台套以上。三是积极探索农产品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化。大力推广果蔬等鲜食农产品保鲜技术,推广果蔬保鲜设备300台套,加快茶叶微波杀青与成型技术、豆类和干果类农产品机械化剥壳技术等的发展。四是加大植保机械的推广力度。加大高效植保机械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农用航空技术和新型高效安全施药技术及设备试验示范,推广适合专业化服务的新型植保机械9000台套以上。
(四)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立法工作,为加快我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乡镇建设范围,提高作业机械的补贴标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实施成效。重点加大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的推广力度,加快推进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配套机械化技术的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及推广,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技术模式。试验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开展秸秆气化炉及其它综合利用机械的试验示范推广,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水平。
(五)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化水平
以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为主要方向,加快推进农机合作共用。积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按照《农民合作社法》的要求办理注册登记,实行规范化运作,培育一批服务规模达5000亩以上的农机服务组织;发挥项目支撑作用,农机化项目安排向服务组织倾斜,促进先进适用农机的推广应用;安排专项资金,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合作组织,对机具场库棚建设的给予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一条龙”、“保姆”式服务,通过提供机械化服务、参与土地承包等方式,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009年,全省新增符合《农民合作社法》要求的农机合作社200个以上。全面贯彻《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加强农业机械维修行业管理,重点加强三级以上农机维修点和区域性高性能农机维修中心建设。2009年,力争全省所有乡镇实现三级以上农机维修点全覆盖。
(六)提高农机人才保障水平
继续实施农机“111”人才工程,抓好农机三支队伍建设。拓展与省级农机人才培训基地的合作范围,继续举办第三期全省农机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开展市县农机局长知识更新培训。积极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业高技能人才“金蓝领”计划。开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及操作、维修人员培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9年,培训各类人才15万人。认真抓好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全省职业技能鉴定人数2.5万人。组织实施县乡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工程,培训基层农机推广人员1900人,力争到2010年,将基层农机推广人员轮训一遍。
(七)提高农机安全和质量工作水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努力创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方式,深入开展 “平安农机”创建和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进一步规范变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监理配套法规和安全标准,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农机安全生产投入,加强设施装备和监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应急处置和安全保障水平。贯彻落实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法开展农机产品鉴定,为农民选购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提供信息。积极开展农机行业放心消费活动,健全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投诉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按照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框架规划的要求,加强农机化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的制定及宣贯工作。
(八)提高农机信息化水平
按照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积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尽快整合人、财物资源,加快门户网站建设,以政务公开、在线服务和公众参与为三大主线,通过加强信息资源开放利用,整合业务信息系统,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网站的影响力,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加快全省农机系统协同办公模式业务推进,实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降低成本。不断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有关人员素质,提高信息网络安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