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机安全管理与培训
浅谈农机安全管理与培训
日期: 2013-09-16  来源:农安县农机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从而使广大农村逐渐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局面,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农业生产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富裕的农民已不再满足原有的生产条件,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业机械的迅猛发展,农机操作人员也在大幅地增加,给农机行业管理带来了一定问题,需要农机行业管理部门认真地思考与对待。
一、 农机队伍现状令人堪忧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是普遍现象。一是文化水平低。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一般情况下,学生考上高中后,目标是大学,最次也是上职校,然后是远离农村,过城市生活。考不上高中的,一般是回乡务农。还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没毕业就辍学的,可见务农的人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让这些人从事农机操作,势必影响他们对农机知识的接受能力,导致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二是缺少正规的专业培训。以农安为例,全县从事农机操作的至少上万人,而从事专业农机培训的只有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一家,不可能实现普遍培训。导致农机操作人员缺少专业知识,不能按操作规程去做,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三是自我学习不主动。绝大部分农机操作人员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农业机械只知使用,不求原理,就是农机主管部门组织的巡回科技培训也不主动参加,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从而导致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普遍不高。
法制观念淡薄是突出问题。一是认为买农业机械只为了满足种地,不想搞运输,所以不用办证落籍,更不用年检审。按照《农机化促进法》的规定,拖拉机必须落籍和年检审,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由于人们的法律观念淡薄,不按法规办事,所以出现了大量的“黑车”和“非驾”,扰乱了农机管理的正常秩序。二是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农机管理工作。农机实行行业管理本是国家权力机关赋予的管理职能,本无可厚非,但在一些地方却受到了一定的阻挠。比如说农机监理人员在正常执法时,一些乡、村干部不是找执法人员说情,要求网开一面,要不就是组织不明真相的村民围堵执法人员,干扰正常执法。还有的部门把农机部门的正常工作看成是破坏软环境,横加指责。三是农机人员本身就是法盲,不服从农机安全部门的管理,甚至对抗,有时还出现过激行为,执法人员在正常执法时挨打时有发生,农安县农机监理部门下乡执行工作时,经常出现一些无理取闹、不服从管理的农机人员。
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混乱的症结。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如农安县农机监理部门面对的是上万台机具和几万的农机操作人员,可谓是量大面广,而工作人员编制只有十几人,工作起来有时力不从心,显得很无奈。二是部分农机管理人员不敢碰硬,畏手畏脚,生怕得罪人遭到报复,面对无理取闹的农机操作人员也不敢据理力争,久而久之给人们留下了欺软怕硬的印象,给有的人养成了车不落籍、人不办证,不服从管理,态度蛮横的臭毛病。三是农机主管部门自身存在一定问题,有的执法人员不会做思想工作,对认识不到位的农机操作人员缺乏正确引导,有时还野蛮执法,态度蛮横,久而久之使执法人员与被执法者形成了对抗群体,部分农机操作人员对农机执法产生逆反心里,故意对抗。另外,农机部门在执法时缺少部门协作,执法者有后顾之忧。
二、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是首要任务
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机操作人员在驾驭农机具前没有任何职业技能,可以说是对农机具一无所知,无非是在别人的指导下能把车开走,至于农田作业只能慢慢摸索,正确使用、维护保养、间隙调整等一无所知,从而使农机具缩短了使用周期,使农民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此,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十分重要。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每年都组织各种农机知识培训,一是巡回培训,即在农闲季节,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农村乡(镇)、村,面对面的向农民传授农机、农艺知识,确实为农民解决问题。二是开展科普讲座,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覆盖作用,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机具的使用情况,开展电视讲座。三是组织编印农机具使用常识科普材料,向农民免费发放等,通过采取以上办法,努力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
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拖拉机不属于高速车,况且很少上路从事运输,所以,农机操作人员产生了麻痹大意,平时不注意知识积累,关键时刻不会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悲剧发生,现实的例子比比皆是,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痛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都充分利用农机操作人员考证的有利时机,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一是认真讲解交通法规和农机安全操作规程,让农机操作人员掌握法律法规,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尽量避免重大农机事故的发生。二是严格执行农机场地驾驶教练和道路驾驶教练时间,保证学时,保证培训质量,让学员掌握基本要领。三是制作农机科普教具和电脑课件,在培训时让学员听得见、看得着,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培训效果。
加强农机操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农机具是农业生产工具,农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此,农安县农业机械化学校近几年来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培训,尽最大努力让农机操作人员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一是争取“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该项目分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农民和农机操作人员,主要课程是农机、农艺、新技术、新机具,玉米种植高光效技术等。二是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对项目区的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民进行农机、农艺、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机具,以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等知识,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三是召开各种形式的现场会,对相关的科技知识进行普及,利用现场讲解,让农机操作人员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三、农机安全管理应与培训有机地结合
农机管理主管部门应该提高认识,理顺好管理与培训的关系。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从而使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机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避免农机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由此看来,管理与培训的目的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所以管理与培训并不矛盾,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几年来,农安县农机总站对农机管理与培训探索实行了“一校两站综合治理”的新模式,即农机校、农机监理站、乡镇农机站形成合力,集中整治“黑车”“非驾”。由于措施得力,所以,农安县农机学校每年的培训人数、考试合格率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农机监理站的落籍、考证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加大宣传力度,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农机管理与培训之所以难做,很大程度上与宣传不到位有关,只有开展积极努力的工作,才能让农民接受,同时也能被社会理解和认识。一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广为宣传,让农机操作人员提高认识,让他们自觉的服从管理和积极地参加培训。二是要做好与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工作,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至少不要成为我们工作的阻力。三是要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让有关部门了解农机安全执法不是破坏软环境,是正常行使职能,如对农机安全不闻不问,是不作为,是渎职行为。同时也要解决农机安全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正常执法要有法律作为靠山。
农机职能部门还要苦练内功。一是农机安全执法工作人员要学会文明执法,杜绝态度生硬,野蛮执法,杜绝吃、拿、卡、要,更不能欺软怕硬。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二是农机培训部门要主动深入农村,多与农民接触,了解农民需求,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改革培训方法,想方设法地让农机操作人员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三是执法部门与培训部门应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团结互信,齐心协力,在加快农机发展方面形成合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