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 2011-01-08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20101223日)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韩长赋部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和部署,认真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农机化成绩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研究“十二五”农机化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安排2011年工作,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2010年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面对气候条件极端异常、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等不利因素,农机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务院印发了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国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扶持政策以及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新要求。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农业部立即对意见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做出部署。召开了全国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方案和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意见。启动了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和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今年共安排6.7亿元用于基层农机化体系建设。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明确农机停放场库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迅速行动,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抓住机遇协调争取资金投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安徽省、河北省政府已审议通过本省贯彻意见。广东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甘肃省将农机化发展纳入市县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山西、湖北、陕西、新疆等地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农机化体系建设。河南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合作社进行奖励和贷款贴息。浙江省落实机插秧、油菜机收等作业环节补贴资金5835万元。东北三省以及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共争取4.07亿元用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今年中央财政拨付的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优先支持东北、黄淮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深松整地作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关心农业机械化、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进一步创新完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5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5亿元,将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设备纳入补贴,补贴品种范围达到12大类180个品目。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前提下,重点对补贴目录形成方式进行了改革完善,同时进一步扩大地方自主权和农民选择权。加大政策宣传,将100万份的政策解读图册发放到村入户。全面推行补贴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各地做到了工作抓的紧、执行规定严,总体实施进度快、实施效果好。今年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约525万台(套),受益农户近400万户。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
  ——重点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水稻机插秧和机收面积持续扩大,其中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机收水平突破60%,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江西省在全省大力开展了“创建高产县,推进机插秧”活动,加快解决农机农艺脱节问题。重庆市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插秧机及配套技术,机插秧面积同比增长63%。江苏省采取奖励先进县、作业补贴、以奖代补等措施,调动地方和农民发展机插秧的积极性,全省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48%,19个县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河南省玉米机收水平达到41%,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山东省玉米机收水平达到71.5%,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机化技术推广领域、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全年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等17项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5亿亩,较去年增长10%左右。其中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7600万亩,今年新增2130万亩。成功举办了农机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展览和研讨、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研讨、农机合作社发展论坛等活动。深入实施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组织开展了秋冬种农机作业技术、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管理等专项培训活动和华东区农机修理技能竞赛。阳光工程农机培训20万人,比上年增加9万人。全年培训各类农机化人才577万人次,其中新购机农民117万人次。
  ——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中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春耕、“三夏”以及“三秋”等关键农时,积极组织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抢农时、防灾害、夺丰收。今年春耕期间,机耕、机播水平分别达到60%、39%,均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受异常气候因素影响,今年主产区小麦收获期较常年推迟了7天以上,熟期集中,农机化系统狠抓信息引导、搞好供需对接、加强机具调度、督导落实服务措施,全力组织农机抢收、抢种,争农时。日机收小麦最高达2776万亩,连续5天机收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机收水平达到了86%以上。全国麦收只用了24天时间,比往年缩短了4天,为夏粮丰收到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夏播赢得了宝贵农时。“三秋”期间,以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播、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全国共组织2900万台农机具投入到“三秋”机械化生产中,比去年增加了100万台,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4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针对今年极端异常的气候条件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及甘肃、吉林、江西、海南、福建等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农机抗旱保春耕、抗低温抢春播、抗击泥石流和暴雨灾害,加快抗洪排涝,抗旱灌溉、运送物资和抢收补种。农机作业成为今年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的突出亮点,为夺取全国粮食生产连续第七年增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今年农业部制定公布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新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提高了工作的规范性。全年累计发放部级推广鉴定证书1074个,省级推广鉴定证书5000多个,审定通过农业行业农机化标准28项。组织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督导和农机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工作。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修订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管理3个规章,起草了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在农机化管理司新设立了安全监理处。组织开展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推选出119个示范县。农机安全年活动和打击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农机监理工作方式不断创新。宁夏、甘肃等省区积极探索农机安全免费监理,江苏等地开展农机安全保险补贴试点。全年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项指标在总体控制考核指标进度目标以内。
  回顾“十一五”,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农机化行政法规和政策意见相继制定实施,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2009年国务院公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0年制定的《国务院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与2004年全国人大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农业部和各省区市相继制定了配套法规和规章,涵盖了农业机械化试验鉴定、质量监督、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农机维修等各个领域。明确的扶持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土地使用、基本建设等方面,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投入连年大幅增加,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成为中央强农惠农政策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大幅增加,受益地区和受益农户不断扩大,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1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约1105亿元,补贴购置农机具1078万台(套),受益农户达到906万户。拉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十一五”农业机械保有量大幅度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预计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比2005年增长34%;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是2005年的2.75倍,年均增长22%;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分别达到33万台、13万台,分别是2005年的4.2倍、14.5倍,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3%和171%。
  三是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预计201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比2005年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3.2个百分点,远高于“十五”期间年均0.7个百分点的增幅,农业生产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小麦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快速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水稻机械种植水平从2005年的7.1%提高到今年的20%以上,水稻机收水平从33.5%提高到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从4%提高到25%。马铃薯、油菜、棉花、花生等机械化取得阶段性突破,机械作业面积均有较大增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机化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农垦系统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了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垦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比2005年增长13.3个百分点。
  四是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效益明显提升。预计201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5 万个,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3700亿元,比2005年增长63%。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2010年超过 2万个,入社人数达到 33万人,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规模化推广,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合同作业、一条龙作业、租赁服务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作业环节正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作业领域从种植业发展到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及设施农业等领域。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五是农机化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基本确立。广大农机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农业机械化的客观规律,建立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确立了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加大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的力度,凝聚共识,深化认识,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引。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农业机械化已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种养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机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务农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机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第二,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深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量。“十一五”以来,农机跨区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机合作社方兴未艾,带动了规模作业、规模种植、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推动了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第三,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引领农艺制度深刻变革,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的主要载体。“十一五”以来,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完成了人畜力无法达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引领了传统耕作制度和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方式的重大变革。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实现现代意义精耕细作的主要途径。第四,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十一五”以来,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等机械化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改善了耕地质量,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五,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十一五”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了更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了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已成长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概括来说,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5年。“十一五”的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是完全正确的。回顾和总结这五年的农机化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了很多重要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必须把培育发展主体和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三是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统筹协调”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必须坚持把农机农艺融合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根本要求,不断提高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五是必须把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方略,不断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一五”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深入总结成就和经验,不断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增强信心,凝聚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认清形势,抓住“十二五”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发展清洁生产方式。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机械化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从机遇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必将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国家财政支持能力增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日渐成熟,必将为农机化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青壮年务农劳力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农民更加渴望尊严生活和体面劳动,必将为农机化发展带来旺盛而迫切的需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必将为农机化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流通体系逐步构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瓶颈基本攻克,必将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
  从挑战看:尽管我国农机化在“十一五”期间取得长足发展,但农机化发展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新任务还不相适应,农机化的快速发展还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二是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丘陵山区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任务很重;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一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受到制约;四是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五是农机化发展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机作业运用条件较差;六是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待提升,作业的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七是老旧农机更新报废速度慢,农机化节能减排和安全监理的任务艰巨。
  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重要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我国农机化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入“十二五”,我国农机化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筹划“十二五”,要将转变发展方式贯穿农业机械化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农机化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基本要求是做到六个“更加注重”。
  一要更加注重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这是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能否加快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质量,即我们致力实现的机械化是节约型的、还是粗放型的,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否可持续,即发展的后劲足不足。现在农机化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宏观调控也有了一定的手段,到了谋划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结构布局优化的要求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地推进。要下大力气系统研究主要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制约因素、解决办法、阶段性发展目标。要通过合理确定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购机补贴范围及补贴比例和优先次序、实施重点环节作业补贴等有效措施,优先保证关键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的作业模式、技术路线,努力实现大中小型机械、高中低档次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粮食作物机械与其他农产品机械合理配置,各区域协调发展。
  二要更加注重推动农机化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机手素质。这是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队伍是第一资源。农机化科技进步的快慢,机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机化在现代农业中地位作用的发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农机集成应用农业科技的载体作用,是加快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的重要方向。现阶段,4000多万农机手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使之尽快成为合格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技教育,最大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科技教育。现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行业科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对农机化科研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农机手培训予以倾斜。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农机化技术集成配套不够,农机化新技术和新装备研究储备和有效供给不足,科研资源分散及配合协作机制不完善,培训手段和培训系统性不强,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高手比例偏低等问题,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真正把农机化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要更加注重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这是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发展农机服务组织,能有效实现农机户优势互补,降低农机经营的交易成本,扩大农机作业规模,显著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能够促进装备技术集成配套,推动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能够有效发挥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智慧,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动其他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可以说,解决制约农机化科学发展的矛盾问题,越来越依赖于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近年,随着机具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些散户机手单机作业面积、纯收入呈现双下降,松散型、小规模作业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要。联合起来力量强,组织起来效益高,农机专业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是大势所趋。目前虽然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等都在探索实践和完善之中,要使其完全成熟起来,完全承担起农业生产任务,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今后要在政策导向、投入倾向、培育市场、典型引路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培养农机大户和更多自我发展能力强、利益联结紧密、运作规范的服务组织,加快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
  四要更加注重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中央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水资源、耕地资源紧缺,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还比较严重,秸秆、粪便各类农业废弃物缺乏有效处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在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面,农机化技术和装备有其他措施难以实现的优势,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展现新风采、拓展新领域、争取新投入的重要突破口。有关技术推广我们近年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客观需求相比还很不够。与减轻劳动强度功能为主的农机化技术不同,农民接受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的积极性、自觉性还比较低。因此,要采取差别化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鼓励报废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节约型农机化技术,积极探索集约高效的新型农业耕作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在农机自身节能减排的基础上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五要更加注重创新农机化发展工作机制。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一个好的工作机制和一项管理创新,能在不改变投入要素的情况下产生的巨大的合力、深远的影响,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各产业和工业、服务业关系越来越紧密,涉及的环节多、部门多、层次多,相互协作、加强沟通、创新机制、搞好统筹十分必要。在相互协作、加强沟通方面,要多争取支持配合,只要是对农业机械化有利的事,都要主动入位、主动配合、主动尽责、主动落实。当前,特别要尽快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机制。做到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努力形成齐心协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创新机制、搞好统筹方面,要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增强工作动力、激发队伍活力。强化依法行政的主动性、自觉性,做到各项重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强化统筹协调,实现管理、推广、鉴定、监理等机构重要工作信息共享,重大工作紧密联动、步调一致。强化绩效考核,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和机构队伍活力,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公开、透明、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
  六要更加注重构建综合配套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这是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今后,在政策取向上,在帮助农民买得起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用得好、增效益的问题。解决农民筹集资金困难,不仅需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还需要配套的农机具抵押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调动农民应用重点技术的积极性,不仅需要加大技术推广投入,还需要重点环节作业费用补贴政策。培育扩大农机作业市场,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不仅需要税费减免政策,还需要信贷优惠、用地支持、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用油保供等措施。保障农民人身财产安全,不仅需要相关保险保费优惠、补贴政策,还需要免费上牌、免费年检等政策。这些政策要求虽然在有关文件予以了明确,但落实的具体实施上,有的力度还很小、范围很窄,或处于地方探索实践的阶段,有的还没破题,缺乏可操作的具体办法。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的衔接配套性不强,政策效应的方向还没做到最大限度的重合。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加强沟通、把握时机、坚持不懈,上下衔接,共同推动政策具体化、项目化、配套化,用足、用好、用活当前的农机购置补贴等优惠政策,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创新丰富农机化政策措施,切实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更好、更全方位、更持久地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落实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关要求,真正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
  三、明确任务,扎实做好2011年工作,促进“十二五”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国务院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十二五”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重点措施。
“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十二五” 时期农机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0亿千瓦,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水稻、玉米等生产全程机械化取得长足发展,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和现代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十二五”时期要重点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以完善落实政策为重点,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国务院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全面落实。重中之重是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操作,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下大力气争取扩大农机作业补贴规模和补贴范围,大幅度提高深松整地、机插秧、秸秆还田等增产效果显著、生态效益突出的农机作业应用面积。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制度,出台农机以旧换新办法,加快农业机械更新升级。积极推动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抵押贷款及信贷贴息等政策。建立财政、金融、税费、基建投资、用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协调组合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第二,以优化装备结构为重点,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着力优化装备结构,重点促进大马力、高性能机械的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加强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研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提高水稻育插秧、玉米收获、马铃薯播种和收获、棉花收获、油菜播种和收获、甘蔗收获以及主要农作物的产后处理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协调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各领域各环节机械化。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多渠道增加设施农业投入,提高机械装备和生产条件的相互适应性。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鼓励农业机械化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大力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跨越式发展。
  第三,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将机械作业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整合农机化科研资源,对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技术,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大力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机械化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挖掘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潜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加快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三支保障有力的农机化人才队伍。以提高农机手职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重点,大力培养一批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高手,为建设现代农业造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四,以壮大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农机化发展的主体,通过政策、资金和技术指导倾斜,增强其自我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培养作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合理规划,积极培育建设,努力带动高性能机械、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积极支持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等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大力发展农机维修业,规范农机维修点发展,支持企业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建立专业化农机维修站,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维修技术。
  第五,以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加大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农机安全检验办法、农机事故应急预案等配套规章制度制修订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显著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持证率。争取农业机械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和监管服务能力。依托“金农工程”,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各项业务信息化管理。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行风建设,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执法水平。总结推广免费监理、安全互助和保险补贴等经验和作法。推动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工作和重点机具的安全鉴定工作开展。加强农机安全标准执行和检查力度,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加强农业机械使用安全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农业机械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第六,以提升技术装备有效供给能力为重点,促进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密切部门配合,推动落实扶持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农机工业产业结构,形成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调整农机产品结构,鼓励开发节能环保、生产高效、多功能、经济型农机装备。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在用特定农机产品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公布调查结果,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农机市场布局,培育一批辐射面广、服务质量好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品牌农机店和区域性农机市场。落实农机产品“三包”制度,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第七,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和保护性耕作工程,加快改善农机化公共服务条件手段。以满足农机化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五个体系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依法规范、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机化推广基础设施投入,创新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机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健全以县级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改进部、省级农机鉴定机构检测手段,创新试验检测方法,拓展检测领域,保证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努力改善安全执法手段,提高安全监理服务能力。大力支持培训机构更新教学机具与仪器,加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完善农机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加快建设农机作业信息服务和管理调度平台,推动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努力扩大农机化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良好氛围。
同志们,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确保农业机械化工作有一个好的开端,对实现“十二五”全局目标至关重要。
  2011年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水稻栽植、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分别提高 3个、5个百分点以上;全国深松作业面积超过1.45亿亩。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机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按照以上目标要求,2011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明确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政策措施。争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适当扩大补贴机具品种范围,将水产养殖机械、经济作物机械设备纳入补贴,提高薄弱环节机具补贴标准。配合财政部抓紧修订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规范操作程序,细化违规处理要求。完善补贴工作考评办法,将工作绩效与资金安排挂钩。大力推进补贴管理软件系统普及应用。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要求,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严查违规违纪行为。继续协调落实农机化发展有关扶持政策,落实农机深松整地、秸秆还田、育插秧等作业补贴政策,推动开展农机政策性保险、农机抵押贷款及信贷贴息、农机以旧换新试点。
  (二)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各地要围绕“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点农时,认真部署开展各项农业机械化生产活动,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重点推进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油菜、马铃薯、甘蔗、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着力提升水稻机插秧、玉米机收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精心组织开展农机跨区机耕、机播、机收作业,努力拓展农机作业服务的领域、范围和规模。编制2011-2015年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深入研究农机作业信息采集发布机制、农用柴油保障供应机制,推动农机化生产有序进行。农垦系统要继续发展现代化大农机,大力开展场县共建,在甘蔗、棉花、马铃薯、番茄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方面发挥技术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大力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培训。组织召开全国农机推广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成立农业部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推进各地进一步研究农机农艺融合措施。抓好农机化重点技术推广,协调争取农机化技术补贴,扩大农机化技术推广资金规模。在重要农时举办农机化技术培训示范班,推动农机化技术广泛应用。继续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组织举办全国性农机技能竞赛,检验三年农机教育大培训成果,激发农机人员学技能、用技能、爱技能的热情。
  (四)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和成长。各地要深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活动,继续推出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推广“社企合作”模式,促进农机生产企业、成品油供应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等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共建,合作双赢。大力组织推广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套餐服务”,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开展大中型拖拉机生产企业维修服务能力评定工作。支持和完善农机销售网络和维修网络发展,建设农机销售维修服务中心,方便农民选机、购机、修机。
  (五)进一步加强农机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做好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和有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开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和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加强质量投诉监督,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制定《农机安全检验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加强农机监理牌证管理,严厉打击超标准、跨区域滥发牌证的现象。积极推广实施免费管理的经验做法,争取将农业机械安全检验、牌证发放等农机安全监管经费纳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为落实免费安全检验制度创造条件。积极探索适合农业机械的安全保险新模式,争取农机安全保险补贴政策。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业机械进行专项治理,及时排查清除事故隐患。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新增创建100个左右的示范县,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提升水平,规范业务,树立良好形象。
同志们,“十二五”和2011年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农机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职能作用,提高素质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