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四强建设典型:
记汪清县罗子沟镇西碱村农机队
西碱村位于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汪清县罗子沟镇西南部,距镇所在地5公里。全村现有常住户104户,农业人口450人,耕地230公顷。自1993年成立农机队以来,农机化生产发展较快,现拥有15马力以上拖拉机55台(其中东方红-70型链轨拖拉机2台,铁牛-55胶轮拖拉机2台),农用三轮车6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2台,脱粒机6台,各种配套作业机具140多台(套)。全村还有农机修理制作户3户。农机队的组建给全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办村农机队
西碱村原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村,全村原有近150户,交通不便,只靠有限的耕地生产粮食收入很低,群众生活很困难,有很多农户先后搬迁到外地。由于生产单位的划小,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给农机作业带来很大困难,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农村大部分劳力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全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如何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局面,从根本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分析后,一致认为:“根本出路就是要发展机械化”。而发展机械化,摆在村民面前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存在模糊认识,牛、马种田观念根深蒂固;二是部分小型机具在本地使用缺点较多,需要进行适宜性技术改造;三是机具价格越来越高,不能家家户户都配齐所有农具。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成立农机队,并通过农机队把分散的农机经营者组织起来,相互协作,相互联合,提高现有农机的利用率。统一认识以后,经镇农机站和村委会同意,选举懂技术、善钻研、组织能力强,愿为大家服务的刘长友同志为队长,由此一个以个体养机户为主体的村农机队诞生了。
二、充分发挥农机队作用,引进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化技术
农机队成立初期,虽没有完备的章程和制度,但始终都坚持一个宗旨: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方便群众,服务周到,发展农机,提高效益,巩固协会。为了提高农机在群众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农机队抓试点、搞示范。大家结合本地实际,想方法提建议,经过反复研究、改造、试验,先后赶制出和小四轮配套的双行播种机5台,单体播种机2台。播种试验那天,全村老少观看了播种试验现场,小四轮牵引着播种机一次就可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项作业,牛拉的单体播种机也同样一次性完成上述作业。大家看后,高兴的不得了,都说:“农机队给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不费劲也能种上地”。由于用机械播种能及时抢墒,而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又可深施化肥,苗出的又齐又壮。大家看后,对使用农机种地的热情十分高涨。当年全村就购进适合本地作业轮距的小四轮拖拉机10台,并配套了作业农具。
农机队利用每年冬闲时间,发挥3个维修户的技术特长,自制和改造农具,先后自制了单体播种机、双行播种机、铁犁等农具,投入到春耕生产作业。由于使用先进的农机具,使全村的春播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7天,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为抢农时、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机队成立的11年时间里,累计制作单体播种机250台,与小四轮相匹配的双行播种机60台,铁犁120多台;仿制和改造一批急需的配套农具。这些农机具不仅满足了本村和邻村的农业生产需求,还销到邻近的乡镇,给农机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声誉。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又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农机队在普及耕整地和播种机械的基础上,又先后引进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和小型大豆割晒机,试验获得满意的效果。近几年农业获得了丰收,农民手中有了钱,该怎么用?农机队积极引导农民把资金用在发展生产上。在农机队的引导组织下,群众自筹资金6万元,购买东方红-15型四轮拖拉机4台,经过一个冬春的努力,自制了所有配套机具,及时投入到春耕生产中。这些新式机具的不断使用,都为西碱村的农业生产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三、巩固完善村农机队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村农机队成员由建立初期的5户发展到今天的40户,党支部和村委会主要领导都是队员,而且农机队的工作被纳入到村里重要工作议程之中。县农机总站和镇农机站的领导也经常来指导工作,农机队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11年当中,农机队自身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扩大和完善农机队的职能。在信息、技术交流,新技术、新机具引进改良,开展生产服务等方面,会员们在一起研究讨论,各自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引进、改造、推广适应本地农业生产的机械,为全村机械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是解决了每户机械耕作必备整套机具的问题,提高了机具利用率,仅此一项每个养机户就可节省购买机具资金千元以上;二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养机户根据自有配套机具互相穿插作业,交换使用各自的机组,自觉形成作业联合体;三是经济上体现单独核算,每户没有受到整体制约,但在生产上又有一定的依赖性;四是组织上做到有分有合,联合协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农户的经营规模和水平得到不断扩大和提高。
从93年开始,农机队除了经营本村的230公顷土地外,还承包了附近村的200公顷土地,户均耕地4.1公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了,机械化有了用武之地。现在,全村耕整地机械化程度达到93%,机械播种占可机播面积的95%以上。场上和后勤加工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在近两年全县普遍遭受较严重低温冷害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发挥了重要作用,降低了灾害程度,使全村粮豆总产量一直保持在90多万公斤,马铃薯和甜菜百余吨左右。2003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40万元,人均收入已突破3000元大关。
村农机队的成立,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开始转移到其它产业。全村的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养牛10头以上的有7户,养羊80只以上的有5户,养猪15头以上的有2户,同时还出现了经营果园的专业户2户,农村经济人2人。农机队还跨乡镇翻烟叶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共获利20余万元。在西碱村的带动下,新屯和永胜两个村也相继成立了农机队组织,如今农机队正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
农机队使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户户茅草房如今家家砖瓦房,洗衣机、电冰箱、彩电、摩托车、电话等一应惧全,过上了好日子。展望未来,农机队正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降低粮食成本。着眼于解决组织化程度低、服务层次低和功能不强的问题,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体制,实现西碱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