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平西信用社根植沃土,情系“三农”,坚持“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市场定位,创新产品种类服务“三农”,不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满足涉农企业、专业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全力推进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村资金的“输血机”,农业发展的“奠基石”,农民致富的“助推器”,在业界取得了非凡的发展业绩,是市区内涉及农户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支农力度最大的地方金融业务机构。
近日,记者走进平西信用社,该信用社始终牢记惠民惠农初心,千方百计多措并举,设身处地服务三农,提供贷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眼见农民贷款前有资金需求的着急和无奈,感受他们贷款后走出困境的喜笑颜开。“年均发放涉农贷款亿元以上,其中种植类年均1300万元,作到有需必贷;养殖类6000万元,其它消费类3000万元以上。位居铁西辖区涉农需求金融服务榜首。”平西信用社负责人韩雪松介绍。
开展“金融服务进乡村”活动,助推涉农优势产业发展。每年都要定期对铁西区平西乡20个行政村驻村走访信息采集进行授信摸底,及时掌握村域经济发展、新建项目、客户信息,实行“名单制”管理、跟踪式服务。以“整村授信”为契机,扩大走访宣传范围,继续逐户走访深入了解有发展潜力和带动作用的实体经营业户生产生活情况和信贷需求,让信用档案成为百姓致富的“通行证”。为支持“秸秆变肉”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畜禽活体抵押贷款的投放力度,拓宽三农融资渠道,对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人员就业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团山子村农民殷金龙于2021年成立家庭农场,为扩大养牛规模,一次性贷款30万元,使牛存栏量达到30多头,他的目标是发展到上百头,通过精心饲养,期待三年后会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任家村农民刘晓翠、姚雪莲母女热衷于发展养猪事业,近三年每年贷款5万元,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最高时生猪存栏量达300头左右。
聚焦现代实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兴旺。大力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制”管理,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作为目标客户,优化贷款流程,开辟贷款办理绿色通道,按照“能贷尽贷”的原则发放贷款,为实体经济业户解决最“头疼”的难题,最大限度满足“三农”领域的信贷需求,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近三年来,累计投放各类涉农贷款3亿元,支持1600个农户增收创业。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强大的金融力量。铁西区民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明,承包土地种植玉米,自2018年至2021年,先后贷款4万元、7万元、10万元。三年来,不但土地规模扩大到30多公顷,还购置了打捆机、收获机、旋耕机等农机设备。每公顷玉米产量达2.4万斤,经销商到家收购。合作社得益于“金融活水”,发展得越来越好。
推出惠农强农政策,助力乡村生活富裕。坚持践行金融普惠理念,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和金融环境,相继推出农户循环额度信用贷款、农户粮食种植贷款、农户果蔬种植贷款、农户特产种植贷款、农户活体抵押养殖贷款等多类业务,还开办了个人房屋抵押类贷款、消费类贷款以及房屋装修贷等业务,不收任何手续费、办理费。手续简单、办理快速、安全到账。开展多种渠道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教育覆盖面,充分发挥自身点多、面广、人熟的优势,利用营业网点、LED屏幕、入村宣讲等形式,制作短视频、悬挂条幅展板、发放产品彩页、公众号平台、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有关贷款知识和政策要求,让金融知识向田间地头延伸,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