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第一”代表着使命与担当,诠释着责任与坚守。这个“第一”就是第一书记,作为组织力量在乡村的直接嵌入,他们是活跃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排头兵”,也是联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力量。近年来,我市精心选派机关后备干部到贫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充实驻村工作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实干苦干 奋勇当先
走进梨树县梨树镇中安堡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干净整洁的乡路和错落有致的房屋,这一切,都离不开第一书记温占明的奔走联络、出谋划策。
2015年6月,温占明被市委办下派到梨树镇中安堡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到中安堡村的时候,我有点傻眼。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村路和广场,破破烂烂的房子十几栋,乡亲们让我想办法改善一下基础设施建设。”温占明说。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改善村容村貌,温占明虚心向懂行的同志请教,协调扶贫办、财政局和交通局,奔走于各个单位之间,说困难、谈情况、递报告,只为让村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功夫不负有心人,路终于审批下来。修路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温占明不仅催促施工方保质保量抢工期,还积极组织带领驻村干部、村党员到工地义务劳动。这条7.8公里的水泥路终于如期竣工,温占明也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
温占明为村里大事小情奔走,他心系村里的民情实事,与村民携手奋战,让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缮大桥护坡、修建了砂石路、修建了5座田间桥、打了31眼抗旱井、种植风景树2600棵……“如今,村里早已实现了村路全覆盖,垃圾房等设施也已建设到位,村容村貌有了质的变化;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增加;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28人于2018年底全部脱贫。未来,村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温占明高兴地说。
真情担当 履职尽责
2015年,市发改委领导找到付大治希望他能够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新婚不久的付大治没有丝毫犹豫。就这样,付大治与西八大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贫困村,西八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单一,经济发展乏力,乡亲们盼着致富又没有思路。扶贫先扶志,扶志先聚心,付大治深知“心中有力量”还不够,脚下还须“多沾泥土”。于是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甚至村头的小卖店都成了他开展工作的地方,他和村干部谈心交流,同村民唠家常,向老党员请教。一方面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付大治也了解了村情民意,理清了工作思路。
西八大村贫困家庭多数是因病致贫,付大治有的放矢,加大宣传,普及卫生常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真正走到了村民的心坎里。他联系市里的医院,把医生专家请到村里给乡亲们检查身体,并连续几年在村里开展打造健康村活动。专门针对农村常见病、慢性病、传染病,进行妇科、内科、心电、血常规、乙丙肝筛查等多项检查,先后为500多位村民进行了体检,并发放免费药品。逢年过节,付大治协调各相关单位,亲自将慰问品送到村民家中。
与此同时,付大治先后争取资金140余万元,谋划建设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农资仓储库房项目、“党支部+养殖大户+贫困户”养殖项目、“党支部+龙头企业+集体经济”日光温室项目。通过扎实开展乡村扶贫项目建设,2019年,西八大村产业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7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1万元,带动全村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2300元。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付大治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打头阵、当尖兵、争先锋、践初心,对村民,他投入感情,用到心思,下到功夫,用真心、真情、实干诠释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真情实感 攻坚模范
2018年,李红达担任梨树县孤家子镇张家街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第一时间深入各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并根据张家街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庭院经济计划,转变贫困户传统的种植观念,逐步引领张家街村庭院经济形成产销一条龙模式。
2019年,全村种植玉米、地瓜等经济作物近10亩,为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1700元以上。2020年每户增收达到2000余元……看着庭院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李红达有了更长远的目标。
为了确保贫困户经济收入能够长期稳定增长,李红达多次入户沟通,成功将全村14户贫困户纳入村忠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土地种植问题,同时将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及贫困户吸收到村里各大合作社就业,400多名村民不用出门,在家乡就能直接务工,每年收入万元以上。
在他的带动下,群众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李红达充满干劲,又计划着为村民谋取更多的利益。“我们村的大型企业有6个,如果形成品牌效应,知名度打开了,经济效益将会更高。”李红达说。
2018年,张家街村与梨树县口美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扶贫协议,种植“口美口”牌红蜜薯地瓜60亩,为贫困户和其他农户带来10万多元的经济收入。2019年,张家街村开始打造全新的“订单式农业”,忠元合作社种植20公顷冰小麦,并和鲜食玉米协会签订了14 公顷鲜食玉米种植采购合同,鲜食玉米和冰小麦收割后,再种植大白菜用于宋大嫂食品有限公司腌制酸菜,净利润200万元。2020年,种植面积了扩大到40公顷,实现了一年两熟的种植生产模式,不仅为贫困户脱贫增收,还实现了乡村企业的壮大发展。
三年的扶贫工作中,李红达扎根于田间地头农舍边,再苦再累也没有阻挡他为村民争取幸福生活的脚步。今年2月25日,李红达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连夜赶回张家街村继续工作。“脱贫摘帽不是张家街村的终点,而是未来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李红达抚摸着胸前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章激动地说。
这就是第一书记们,多少个节假日,奔波在扶贫一线;多少个不眠之夜,牵挂着贫困户的安危冷暖;多少次产业培训,带领大家伙寻找致富路子。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用真情实感抒写基层干部风采,用实干苦干擦亮共产党员名片。(四平日报 邢天笑 刘竞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