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大棚硕果累累,一张张笑脸洋溢在农民脸上……四平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和希望,将冬季的四平乡村点染得丰饶美丽、生机盎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四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农业立市的四平发展之基,让四平始终循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行,争当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四平正在强势崛起。
近年来,四平“三农”工作硕果累累、枝繁叶茂,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壮美画卷在四平大地徐徐展开:
全市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加快推进,走出一条既发挥四平优势、又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四平在2015年、2016年全省延伸农业农村绩效考核连获全省第一,2016年四平被评为“全国农业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全省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现场会在四平召开,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刘国中对四平“三农”工作充分肯定。四平经验为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开路引航。
耕地、播种、撒药、收割全程机械化,手机定位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模式推广,农业科技到田率超过9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随着四平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民们越来越省时省力省心了。伊通县农民首创的手机定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在全国被推广。
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先后搭建中国农大梨树实验站、黑土地论坛、中国农民合作论坛等平台,农业科技小院、粮食高产示范区、粮食高产竞赛多点开花,为促进粮食增产插上腾飞的翅膀。连续几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通过4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单产水平始终保持全省第一。
持续打造中国农机城——连续召开中国四平农机峰会,推广新机具、新技术、新模式,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实现乡镇全覆盖,四平奋力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军。
严冬时节,外面白雪皑皑,可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的数百栋大棚里却是春意盎然。该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村从2012年以来,发挥近城沿路优势,大力发展高家棚室园区,全村已建大棚960栋,户均3栋,形成以棚室发展为载体、以配套服务为支撑、以合作经营为纽带、以休闲采摘为助力的棚室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梨树镇、喇嘛甸镇为中心的全省首屈一指的超大型棚室园区,辐射带动温室大棚25400栋。原来种玉米一亩地净收益就几百块钱,现在发展大棚一年最少可以生产3茬作物,每栋大棚可净收益2.5万元。
近年来,四平市紧紧围绕“菜篮子”“肉铺子”“奶罐子”做好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
种植结构调优调顺——两年累计调减普通玉米152万亩,增加杂粮、大豆、瓜果、鲜食玉米等高效作物,油料作物发展到38.2万亩,杂粮杂豆发展到31.9万亩,棚室蔬菜发展到11万亩,棚室园区发展到77个。
畜牧发展牧歌嘹亮——温氏集团100万头生猪、河南牧原集团200万头生猪、东阿集团10万头肉驴、大北农60万头生猪养殖等大项目先后落户四平,全市规模化牧业小区发展到987个。梨树白猪、双辽肉羊、伊通黄牛等产品畅销全国。
牵紧绿色发展“牛鼻子”——成功创建梨树10万亩玉米、辽河垦区10万亩水稻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梨树100万亩玉米、双辽20万亩杂粮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四平玉米”“伊通大米”“双辽花生”通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溜达鸡、蟹田米等种养模式遍地开花。
四平拓展农业深度广度,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深植农村经济发展优势。
“农+工”烽火燎原——天成玉米、新天龙实业、吉春药业、一正等企业成长为行业龙头,形成了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梯次跟进的良好局面,架构起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生猪、肉禽、梅花鹿、中草药等10条农产品加工链条。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3户,其中国家级3户。饮品、中药制品、酒精、鹿保健、精品杂粮、速食食品等唱响大江南北。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
“农+游”遍地开花——发挥山水田园、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观光、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等休闲农业,霍家店村北方巴厘岛、蔡家农耕博物馆、一马树森林公园等景点声名鹊起,铁东叶赫、伊通保南等特色小镇雏形渐现,全市休闲农业年接待100万人次。
“农+网”方兴未艾——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三农红E邮”等本土网络销售平台,梨树粘玉米、伊通鹿产品、双辽杂粮等特色农产品迈上云端。伊通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助推伊通烧鸽子、山珍等特产品走向全国。
四平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美村与富民齐抓,发展与民生共进,加快推进农村“五改”,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
该市把集中连片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硬性要求,坚持做点连线扩面,点上做亮,线上突破,面上出彩。2017年投入资金4.7亿元,升级打造精品线路15条,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美丽乡村为引领、241个省级示范村和重点村为骨架、133个沿线沿边村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新格局。
四平市农委主任寇春生表示,四平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立市发展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聚焦推动“七化”发展,做强农业,做富农民,做美农村,建设绿色大粮仓,打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高地,提升农民幸福生活指数,建立美丽幸福新农村。(吉林日报 刘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