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跟村里同龄的老头谈种地都有‘代沟’了。”67岁的郝双是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梨树县小宽镇西河村农民,谈起种地,做基地,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新鲜词一连串地往外“冒”。
郝双经营着270户、200多垧地的合作社,已是含饴弄孙的年纪,还到处“豁楞(东北方言,劝说的意思)”种粮大户跟他一起打品牌。
“跟‘科技小院’里的大学生待时间长了,受到熏染,啥新东西都能学来,感觉自己都年轻了。”郝双开玩笑说,自己愣是让小院的大学生改变了人生。
一个扎根农村的科技小院,究竟有怎样的魔力,改变了“老农的一生”?它又如何影响村里的农业生产?
搞科研、送服务,一样不少
在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村头一栋普通的白色二层小楼,楼后成片的玉米地一望无际。这曾是普通的农户家,2009年梨树县科技小院在这里建立起来。
如今,小院大门垛子上挂着“科技小院”的牌子,屋里常年住着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农科院的师生。
“每年4月到10月是玉米的生长期,也是小院里最热闹的时候,20多名师生忙着开展科研和服务。”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徐新星说。
眼下,秋收结束,徐新星和剩下的十来个同学,正忙着在全县567个点取土样,准备研究全县土壤情况。
小院小得不起眼,却在梨树县大名鼎鼎。小院曾经收到一幅“虫口夺粮,功不可没”的锦旗。
“当时发现地里有虫子,而且玉米叶有被虫吃的痕迹,边查资料边跟老师核对,及时确定是黏虫。”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专业的博士伍大利说。
2012年,东北玉米产区黏虫大暴发,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受虫害产量影响较大。伍大利和小院里的同学较早发现了黏虫,迅速报告当地农业部门,并配合防治,保住了全县的玉米产量。
搞科研、送服务,小院虽小,功能却是一样不少。
在小院师生的指导下,郝双合作社玉米平均亩产1700多斤,比普通农户多产出260多斤。2014年,合作社的社员创出亩产吨粮田,获得农业部东北地区“雨养区玉米王挑战赛”第一名。
“别瞧不起我这老农民,咱整天跟科技小院的硕士、博士,还有教授打交道,跟人家学,水平当然不一样了。”郝双打趣说。
以前,秋收集中在9月底,小院的师生研究后建议推迟到10月中上旬。“百粒玉米的重量从33克增加到44克,仅此一项,一垧地就增收2000斤。”种地的“老把式”郝双心服口服。
“不仅仅是解决小问题,换来大收入这么简单,小院师生用技术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种植方式。”郝双说,小院是浇在他们旱田里的春雨。
目前,科技小院已在梨树县直接培训农民逾千人次,培养出100多名优秀科技农民,其中很多人成为优秀合作社带头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10余项,直接帮助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沉下心、扎下根,融入农村
“我是四棵树乡三棵树二队农民冯国忠。”在科技小院初次见面,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冯国忠风趣地介绍自己。
2009年至今,从当年的博士生成为高校教师,冯国忠一直坚持在小院研究工作,“已长在这片黑土地上”。
可初到小院时,他也曾遭遇尴尬。刚来时作调研,他就按照书本上的问题和村里的大爷对话,没问几句,大爷就说,“你这整得也太神道了。”听了大爷这种评价,冯国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大爷,你这一垧地推出来几轮子(车)玉米啊,水分粮打多少斤啊。”如今,冯国忠成为地道的村里人。“有了更接地气的交流,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搞研究。”冯国忠说。
刚来小院时,徐新星也抵触过,“和同学们一起烧土炕取暖做饭,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如今,徐新星却有了不舍的情感,“小院断粮时,就有村里的婶子来送菜,对我们像自家孩子一样。”
“农民的事情,我们学农都不去考虑,谁还能去考虑。叔啊、婶啊,他们种地中的问题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徐新星已在小院生活三年,一直在研究水肥一体化,明年6月份硕士毕业。
一茬茬的学生来了又走,至今小院已经送出博士、硕士几十人,他们在小院里完成了学位论文,用科技种地给农民看,让农民信服,更深入到农民中间,为他们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
“到梨树是我科研生涯中最重要、最正确的选择,体会到自己掌握的知识确实是力量,能带给农民收获的希望,而不只是一堆纸上谈兵的论文。”参与建设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米国华说。
“小院成了农户打开视野的窗口,也是科研部门调整研究方向、服务基层农户的窗口。”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科技小院专家顾问组成员王贵满说,窗口发挥作用的关键,就在于融入。
建机制、靠合力,遍地开花
在梨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科技小院让科学家成了农民,让农民变成了科学家。
“小院充分释放能量,源于合理的机制建设。”冯国忠深有感触,小院实际上是一个科技联盟,支撑小院运行的是“高校+农技推广站+农户”的机制建设。
“农技推广站覆盖县乡,这些农技人员常年扎根农村,熟悉情况。他们也是小院的一分子,跟小院师生一同服务。”冯国忠说,当年自己就是农技推广站的老师给领进村里的。
科技联盟究竟如何形成合力?在王贵满看来,梨树县“农户玉米高产高效竞赛”就是最好的例证。
农技推广站在竞赛中发挥组织作用,小院在技术上集成创新形成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农技推广员和小院师生分头包干指导农户,将技术有效地落实到田间地头。
通过农民带动农民,竞赛从最初的82户农民参加,2015年达到3000余户,科技高效地推广到了农户中。
小院重点服务的农户主要是重点科技示范户、村科技带头人、合作社的领头人。“小院师生在驻村的基础上,直接入户指导,把种粮大户院子变成了又一个‘科技小院’。”冯国忠说,正是遍布各村的小院支撑起了大农业。
伴随小院农业技术的推广,梨树县更多农民实现了从生产方式到经营方式的转变。
2013年,小院学生伍大利联合10个先进合作社,共同成立“博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截至去年,联合社发展合作社59个,通过融资、协调贷款,帮助促进合作社流转土地560公顷,托管土地850公顷,技术服务面积1万公顷。
“大家到联合社,要一起找销路、打品牌。我觉着这样致富更有希望。”如今,郝双给伍大利当起了副手,成了联合社的常务理事。
“人才支撑了农业现代化。”王贵满说,每个地方的高校、科研院所都有强大的研究力量,这些资源要走出来,地方政府应该建好能让这些科技资源落脚的“小院”。
“现在农村的魅力还不足以让这些高材生永远地留下来,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小院在,人就在。这些师生在小院留下他们的技术、理念还有感情,这就是推动农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王贵满说。(人民日报记者 祝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