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8中国插秧机技术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日期: 2018-05-16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党东民 崔敏   点击

 3I6A0228.JPG

为探讨插秧机技术发展现状、推进行业转型升级,5月1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插秧机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在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016年达66%)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种植成为薄弱环节,2016年水稻种植机械化率为44.45%。从现实看,机械化育苗插秧是我国水稻主产区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特别近年来机插秧面积增长快速发展,每年增长一千多万亩左右。但是,机械化插秧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工厂化育秧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逐步探索完善,如:钵苗毯苗育苗方式、减少育苗期的成本投入以及后期秧苗返青等问题。因此,机械化插秧的发展并不只是一个插秧机的生产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涉及农机、农艺和学术领域的系统工程。

本次研讨会主旨的发言,集中了业界顶尖专家学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教授,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所长陈巧敏,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洪暹国,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马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鉴定三室主任叶宗照,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建农。各位专家围绕机插秧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分享观点智慧,让业界更全面地了解到插秧机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市场化的发展脉络,不仅是一次技术交流研讨会,也是一次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机插秧历史知识科普课。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机械化种植仍是水稻机械化的薄弱环节,这的确不是一个单纯的插秧机市场推广问题。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指出:“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播种面积占谷物的32%,占到主粮面积的56%。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意义,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今天谈插秧机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好好检讨一下插秧技术的发展问题,我们不是就插秧谈插秧,而是要谈一谈机插秧的关联发展,要谈一谈插秧机的技术创新,应该考虑怎样全面地推动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所长陈巧敏在发言中说:“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端插秧机市场份额大部分被日韩企业占据,但国内插秧机制造发展迅速,已从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两个层面都打破了壁垒,甚至在多个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制造出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插秧机,实现弯道超车。民族工业企业更能与我国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与时俱进。”

陈巧敏回顾了中外插秧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他指出,现代插秧机分插原理来源于我国,1956年世界第一台插秧机“华东号”诞生于南京所,并开创了横向往复式移送秧苗技术原理,这项原创技术一直被沿用至今。而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梳齿式纵拉分秧、滚动插秧的分插原理,成为当今纵向切块取秧和回转式插秧分插原理的雏形。据陈巧敏介绍,日本、英国、印度、巴西、意大利、朝鲜、菲律宾、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缅甸等国首脑政府官员和专家,都前来南京所参观水稻插秧机;南-105B型插秧机还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缅甸、印尼等20多个国家。1967年,第一台水稻插秧机――东风2S定型并通过鉴定,可以说国插秧机早期的研究引领了现代插秧机技术的发展。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洪暹国做了《聚焦不平衡不充分发力、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主题发言。他特别就“中兴事件”谈了看法,认为这对于农机制造企业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我国插秧机行业的发展不能靠国外,否则未来受到核心技术的制约将不可避免。他希望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够加大对国产插秧机的支持力度。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建农认为,借助于我国农机工业10多年的黄金发展,我国插秧机的生产制造已经达到较高层次,若从产品细分角度看,在高速钵苗(毯钵苗)移栽机、杂交稻精准插秧机、适应双季晚稻的大苗插秧机、免耕插秧机等多领域还取得行业领先地位,并且能更加贴合中国市场需求。他进一步介绍说,水稻种植涉及比较多的农艺技术,有农艺部门测试过结果,钵苗可比毯苗平均增产5%-8%,我们在钵苗插秧技术环节上做了很多研究,也有很多技术积淀。

专家认为,水稻机插秧是一项与农艺密切关联的技术,需要协同攻关。“在这一点上,自主品牌久富插秧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适用于钵毯苗和毯状苗使用,具有伤根少、生长快、返青期短的特点,解决了毯苗普遍存在的返青期长的问题。更具创造性的是,在东北和双季稻地区的推广试验中,“钵体毯状苗”的创新思路,不但发挥了插秧机技术优势,而且体现了钵体苗的农艺优势,这种创新的作业方式及其机械化推广,是我国水稻机插技术的跨台阶式的进步,攻克了我国机插秧作业的技术难关。”宋建农教授介绍说。

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鉴定三室主任叶宗照在会上做了《从插秧机质量调查谈国产插秧机质量发展现状》的发言。在谈及自主品牌插秧机时他提到,根据调查反映,有97%的用户表示,还愿意再次购买久富插秧机。这说明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均赢得了用户。他建议企业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树立“服务第一”的理念,完善售后服务及用户培训制度体系,加强对售后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实时监督其服务质量,确保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马旭做了《中国杂交稻机械化栽插方法与试验》的发言,作为国内研究水稻直播技术团队成员,他从技术层面对常规稻、杂交稻的机械化栽插技术细节,并且分享了团队在试验过程中的成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敏丽做了《水稻种植机械化若干问题的思考》发言,她用数据说明了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谷物播种面积占到总播种面积的57%,玉米、水稻和小麦占到谷物的80%,其中水稻在80%占到27%,规模仅次于玉米。谈及水稻生产,她强调要从绿色发展、生态环保、节种增产以及省工省时等方面权衡考虑,聚焦农机装备的配置就非常必要。

农机行业“三大”协会、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的学者与专家,部分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部分农机企业人士,以及行业有关媒体共5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