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个清晨,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种粮大户赵延华驾驶着崭新的插秧机,在五峰铺镇大田村田间来回穿梭。翻耕过的田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远处的水田里禾苗摇曳,绿意盎然。
赵延华忙完农活,与记者攀谈起来:春节前他新签下130多亩土地流转合同,这几天趁着天气晴好,将新流转的水田全部翻耕,正抢抓农时插下秧苗。 赵延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国家政策好,种粮有奔头,去年我种植双季稻1720亩,每亩地享受了200多元的种粮补贴,再加上粮食收购价格稳定,收入可观。”他今年又投入100万元扩建了机械育秧大棚,秧苗除自给自足外,还承担周边5000多亩大田的供给。
在金称市镇石马村,一幅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的“数字春耕”新景图正徐徐展开。种粮大户吕方军正在给6名农机作业手讲授安全生产流程。在吕方军的农机合作社,一台台农机具整齐排列,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烘干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现在种田不比以前,以前靠天吃饭,现在全靠科技作保障。”吕方军介绍,他的日常农事管护采用北斗数字技术,施肥补肥、田间管理等实现了可视化、精细化。
邵阳县像赵延华、吕方军一样的种粮大户共有2141户,耕地流转面积达3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四成,其中100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有10户,已形成县级双季稻万亩示范片4个,乡级千亩示范片35个,村级百亩示范点272个,规模化种田成为大趋势,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