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通辽:揭秘玉米丰收“密码” 做强粮食增产“芯片”

日期: 2024-05-09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通辽现代农牧业

   玉米小面积示范田最高单产1439.40公斤,千亩方最高单产1246.65公斤,万亩片最高单产1183.47公斤,均创造东北春玉米和全区小面积、千亩方、万亩片最高单产纪录……从一粒种到一把穗,内蒙古通辽市粮食藏着哪些丰收密码?

从2019年起,通辽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进行玉米技术攻关、集成示范,积极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滴灌技术的水肥调控优势,以密植为增产核心,以水肥精准调控为密植保障,多次刷新东北春玉米区千亩方和万亩片大面积单产纪录。通辽市副市长吕国华表示,2023年,通辽粮食总产达到189亿斤,玉米单产的跃升式提升功不可没。

通辽市位于东北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800万亩以上,总产量181亿斤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3.2%。2023年,全市已建成30个万亩、125个千亩、100个百亩玉米单产示范区,示范面积116万亩,涵盖8旗县700余个经营主体。今年,在内蒙古农牧厅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辽市及早谋划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突出“园区”建设理念,将建设600万亩“全域玉米单季吨粮”示范区,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通辽粮”。

聚焦“四力”

汇聚玉米丰收“硬核”力量

眼下,正是扎鲁特旗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在鲁北镇榆树屯村绿农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千亩方”示范田里,机声隆隆,几台深松机正往返穿梭,行进间,土地平整、疏松同步完成。

“这片地去年通过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实现了每亩增产150公斤左右,玉米单产创新高。”榆树屯村党委副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的刘海光介绍说。

为破解耕地细碎化、种地效益低等问题,榆树屯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扎鲁特旗绿农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将土地入股到合作社集中统一管理。2024年,该合作社整合375户农民的30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其中1000亩耕地采用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进行种植,通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与专业化生产,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

“去年我们在全旗建设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万亩示范片5处、千亩展示方20个,辐射带动面积达到了60万亩以上。通过标准化种植、良种引进、农艺农机结合,以示范引领的方式,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扎鲁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敬伟介绍说,实施该项技术后,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玉米种植节本增效5%以上。示范区亩产达到900公斤以上(14%含水量),较常规种植亩增产100公斤以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2019年引进示范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以来,全市聚焦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通过技术支撑、政策扶持、团队服务、行政推动四个“有力度”的全域推进,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亩均增产150斤以上。同时重点扶持玉米密植滴灌,特别是2023年,统筹国家和自治区资金1.8亿元开展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带动旗县政府倾斜支持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带动全市吨粮田面积达到260万亩。目前,通辽市各旗县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应用已完成点、片、面的规模化布局,技术应用面积已达238万亩,辐射带动近300万亩。该技术模式因其高产、稳产、节本、减损、抗逆等优势,被确定为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实施的“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核心增产技术,在全国主产区大力推广实施。

技术进田

稳粮增收添动力

4月1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通辽市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专用化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沙区耕地增粮保育以及旱作区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等合作研究与全域推广,推进科教融合,共同创建中国玉米生产与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全市1000万亩灌溉玉米全面应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实现全市节水增粮20亿斤。

提升玉米单产水平,一直是通辽市各级农技部门的主攻方向。为继续提升玉米产量,当地引入了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李少昆团队在通辽研发推广的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李少昆团队针对区域生态特点与生产问题,经过五年的持续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已形成了集成11项关键技术的东北春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连续刷新东北玉米主产区大面积高产纪录,并逐渐从试验田走向了广袤的通辽大地。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介绍,在技术示范和推广中,开鲁县人民政府率先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署了“科技包县”合作协议,以县域为单位,推进玉米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玉米产量水平和产业效益,促进全县粮食年产量增加5亿斤左右。

针对技术应用中发现的新需求,科研团队与通辽市农业和科技部门联合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边研发、边推广、边见效,不断技术迭代升级,形成了“科研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转化到生产中去”的良好格局,持续推广通辽玉米单产水平提升。

“通过合理密植与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融合运用,显著提高了当地玉米生产水平,没有增加水肥投入量,实现了产量、效率与效益的协同提升,形成了东北补充灌溉区的节水增粮模式。”近日,在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现场推进会上,李少昆正式提出玉米单产提升的“通辽模式”,该技术正在以通辽为中心,不断向赤峰、兴安盟,辽宁朝阳、阜新,吉林白城、松原,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庆等东北西部灌溉及补充灌溉玉米区全面推广。

奈曼旗位于玉米种植黄金带,粮食播种面积327.7万亩,产量158.69万吨,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87万亩,产量147.5万吨,占全旗粮食比例均超过85%。但该地是典型的缺水地区,“产粮又缺水”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瓶颈,当地反复总结,在多年示范基础上形成以“密植滴灌水肥精准调控”为重点的奈曼旗玉米种植模式。

奈曼旗是典型的缺水地区,作为“密植滴灌水肥精准调控”重点推进地区,奈曼旗通过该技术彻底解决了“产粮又缺水”矛盾突出。“奈曼主要以沙土地居多,沙土地大概有将近有200多万亩,土地是不保水、不保肥,通过技术调整能够按照需要提供水,提供肥料,这样能保证玉米的产量和生长。通过这几年的示范推广,今年玉米产量水平基本达到了吨粮,而且是干粮,所以对于农民来说增产的幅度非常明显。”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玉米专家组成员钱春荣说。

“五良”并进

提升玉米单产效益

连日来,行走在科左中旗乡间,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在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蓄势待发。在这里,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400万亩以上,近年来,科左中旗以合作社为依托,在当地开展玉米密植高产种植示范,在示范基础上,2023年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万亩,探索出了“滴灌+密植”整建制协同增产模式。

据了解,科左中旗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依托,实行集中连片整乡镇(嘎查村)推进,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或采取全托管(半托管)形式经营,应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12项配套技术,提炼八精准技术要点,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并以浅埋滴灌为基础,统一种植适合当地的耐密高产玉米品种,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引进大型企业开展播种、化控和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环节统一作业,集中建立1+1+1智能化农田管理平台。如今,科左中旗通过“滴灌+密植”整建制协同增产模式,大大提高了玉米单产水平,平均亩增产可增加100公斤,达到850公斤/亩,亩均节肥2—3公斤、节水150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农户“散田”生产经营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亩均节本增效10%以上。

“通辽市采取统筹良田、良种、良节、良机、良制等生产要素保障,确保吨粮田建设落地见效。”通辽市农牧局局长邱军表示,全市推行“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大破大立建设模式,玉米浅埋滴灌种植地块全部建设成为集中连片规模化吨粮田。同时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措施,提升耕地地力。年鉴选发布优质、高产、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10-15个,力争全市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99%。在节水方面,全市40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采用无膜浅埋滴灌,引导鼓励种植户管灌改滴灌,到2024年底,全市浅埋滴灌力争达到900万亩,全力实现年节水9亿立方目标。

据了解,今年全市将推广玉米籽粒直收面积30万亩以上。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等合作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全程托管、菜单式服务、土地入股等服务方式,整村推进玉米吨粮田建设,建设社会化服务和单产提升融合示范村305个。

下一步,通辽市将全力推进600万亩玉米吨粮田落地见效,今年力争实现玉米示范区亩均增产50公斤,到2025年再新增打造60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区,助力实现全市年产200亿斤粮食的历史性跨越。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