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通河:自繁小龙虾 助力“虾稻共作”

日期: 2024-04-28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黑龙江新闻网 杨依明 张明哲 王志强

 

基地阳光温室。本报记者 王志强摄

日前,在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村口,一栋新建的温室大棚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这是新建的寒地小龙虾繁育基地,投产后,年可育苗100万尾。

通河县稻米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久明指着崭新的阳光温室对记者说,这个棚区占地2000平方米,使用乡村振兴资金建成,种苗由哈尔滨市农科院提供,建成后投放第一批幼苗,“端午”下田,9月捕捞。秋收后,留下母虾进行下一轮孵化,孕育明年的虾苗。

“第一批种苗送到后,基地将开启自繁模式,增强了种苗在当地的适应性,也节省了运输成本,形成充足的‘本地苗’保障,为产业发展打下牢固根基。”李久明介绍,今年通河县将发展“虾稻共作”2600亩,各镇组织有意愿的种植户选了地块,预定了虾苗,并邀请市农科院、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为养殖户培训指导。

位于通河县富林镇的“吉尼斯稻香村”是一处“虾稻共作”基地,连续多年,全市稻田小龙虾最大个体都出自这里。多年来,乡亲们总结了一套种植养殖经验:一亩地一千“虾兵”,亩养殖收益七八百元起步,弄好了,这部分收入能与稻米持平。

2021年,哈市农科院水产分院董宏伟科技团队培育的龙江本土虾苗(克氏原鳌虾苗)首次在通河县稻田养殖成功。自然条件下,小龙虾最大重量达70克,填补了我省稻田自然养殖小龙虾的空白,解决了制约寒地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本地优质苗种短缺问题。

据了解,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是一田双收的虾稻综合养殖模式。通河县水生态环境优渥,发展虾稻生态种养的自然条件优越。“虾稻共作”示范田采用绿色轻简栽培模式,施用有机肥,灌溉山泉水,产出的稻、虾质量好,开辟了渔粮共赢、农旅双收的新模式。

近年来,通河县聚力“虾稻共作”,致力打造“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生态稻米品牌,走出一条“产业振兴、农民致富、绿色生态”的稻米长效发展道路。依靠哈市农科院技术,通河县打造了多个试点,通过科技特派员把前沿农业科学技术带给农民,大力开展寒地小龙虾“虾稻共作”模式、池塘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从“通河大米”探索并推行多元“虾稻共作”模式,价值链逐年提升,稻米品质不断改善。有机大米最高能卖到每斤28元的价格,品牌价值突破125亿元,成为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