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结对共建、合力解题,以突破重点技术应用为抓手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发展

日期: 2023-11-21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内蒙古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牧业机械化科(原通辽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面对改革后,机构不完善、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的实际困难,大胆开拓创新,打造了“市级推广机构+旗县推广机构+基层合作组织+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相融合的农机技术推广新模式。市、旗(县)两级合力解决人员不足,依托合作组织实施推广项目化解基地、设备和经费难题,科研院所助力实现技术集成、优化技术模式。通过多方合作在扎鲁特旗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上实现新突破,为通辽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打造了可复制的样板。

一、基本情况

原通辽市农牧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站,于2021年4月完成机构改革,改革后与原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植保站等5家单位合并,成立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综合站。单位职责涵盖了种植业全程农艺与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监测调查等工作。原农机机构成为中心农牧业机械化科,现在编在岗5人,其中1人市局调训,实有4人。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中级3人。各旗县市区改革基本参照市级模式进行,仅开鲁县独立设置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全市综合站反映的突出问题为专技岗缺人、工作开展压力大。主因是:综合站按照整体编制,农业各技术岗位均有,但原种子、植保、土肥等农艺技术岗位人员无法进入农机岗位工作,加上改革前原农机安全监理所为参公单位,人员全部转入农牧业综合执法等参公单位,有部分农机原岗位人员分流进入其他单位,目前单位总人员编制已满编,无法再进入其他人员,致使农机岗位人员短缺,年轻农机化技术人员也得不到补充。

二、主要做法

(一)针对问题、探索共建。

2021年通辽市扎鲁特旗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为2万亩。扎鲁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分管农机副主任杨熙林,在与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牧业机械化科的座谈中,讲解了任务完成困难的原因,主要原因为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少。机构改革后中心农机岗10人,负责全旗农机技术推广、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及驾驶员考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农机法规宣传、技术培训等内容,人少事多工作压力较大,影响了工作推进。二是配套机具少。2021年全旗免耕播种机12台,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配套机具少,直接造成技术推广面积受限。三是农民认知程度低。因当地没有技术示范演示区,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了解少,对技术是否能减少风蚀水蚀,培肥地力等作用知之甚少,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的人少,导致应用面积较少。针对扎鲁特旗反映的情况,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牧业机械化科,及时调整工作节奏,与扎鲁特旗中心形成结对共建保护性耕作区域示范点,依托具有免耕基础条件的扎鲁特旗长发农机合作社,在通辽市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南宝力皋图嘎查,联合实施了“2021年通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建设试验示范区面积120亩,设置了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各试验40亩,另设对比田40亩,并同步开展了实施效果监测工作。通过召开不同时期的现场演示会,让农民更加直观的了解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的优势,通过入户讲解和印发宣传资料有效推进了当地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了解。项目实施期间,市旗两级技术人员和项目实施主体共同讨论技术路线,共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共同开展效果监测,有效保障了项目的完成,为推进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夯实了基础。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科与扎鲁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共建示范基地模式

(二)提质扩面、形成合力。

2021年市旗两级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结对共建示范基地的模式,解决了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解决了当地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了解的问题,而保护性耕作机具优先补贴政策的出台,解决了免耕播种机保有量不足的问题。为强化扎鲁特旗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在市旗两级农机技术人员的推动下,在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协作下,与通辽市扎鲁特旗道老杜苏木达米花嘎查建立了1000亩的保护性耕作县级高标准应用基地和实施效果长期监测点,按照《保护性耕作监测规程》开展土壤理化特征、作物生育期长势等监测,为保护性耕技术应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持。2023年市旗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党建“三比三创”活动,与扎鲁特旗中心党支部开展了结对共建活动。至此市旗两级农机、植保、土肥等领域专家,在前期农机独家唱戏的基础上,形成了专家团队,合力攻关,共促扎鲁特旗保护性耕作技术提质扩面。2023年全旗免耕播种机增加至126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22.7万亩,同时扎鲁特旗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动配合协作,引进购置免耕播种机达60台,独立完成保护性耕作作业13.2万亩。2023年6月,扎鲁特旗长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高标准应用基地建立以来,组织召开现场作业演示会2次,累计现场培训农民230余人次,印发各类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册6800份,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科技术人员同扎鲁特旗农机人员对秸秆预留情况进行调查

(三)巩固提升,打造新模式。

市旗两级推广机构的共建探索,由初期的农机技术人员与合作社共建示范基地,到结合“三比三创”市旗两级不同领域专家合作推进,再到2023年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探索研讨新的推广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巩固提升原有共建基础,打造形成了“市级推广机构+旗县推广机构+基层合作组织+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相融合的农机技术推广新模式。通过市旗两级技术推广机构与科研教学单位的联合攻关与试验示范,实现技术推广的有效落地,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技术指导与培训能力,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支持。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科深入合作社了解免耕播种机调试与准备情况

三、取得成效

四位一体相融合的农机技术推广新模式,有效解决了通辽市机构改革后工作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更少的突出问题。2023年上半年市级农机技术人员有67天都在农牧业生产一线,完成保护性耕作任务162.3万亩,超过自治区下达任务的22%,其中扎鲁特旗由2021年的完成2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完成22万亩,提高了10倍多。在科尔沁区、开发区、库伦旗、科左中旗等四个旗县区,同步开展研究单位与推广机构共建的试验示范基地,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保护性耕作新模式,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打造“样板间”。市级组织旗县区在2023年春播期间,投入耕整地机械85620台套,精量播种机械104285台套,其中联合耕整地机械718台,高性能播种机2641台,同步完成拖拉机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安装1149台套,有1065台深松机组和1499台免耕机组完成了智能终端安装。为深松整地54.35万亩,玉米播种18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4万亩,油料作物播种51.5万亩等大田作业提供了高质量农机化技术支撑。

四、经验启示

农业生产效果是品种、农艺、农机、水利等技术综合应用结果,实现农业现代化,各专业单打独斗难见成效,而作为技术实施重要载体的农业机械,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农机化技术推广绝不能成为短板,应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而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将成为是否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的关键,针对当前技术人员少的问题,通辽积极探索结对共建、合力公关的新技术推广模式,是弥补短板一种探索,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重点农机化技术为抓手,以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为工作中心,突出高端、智能化机械的推广应用,高质量完成各项推广工作任务。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