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广西农机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日期: 2023-11-20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广西农机中心 李凤云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广西粮食播种面积4200多万亩,是全国重要粮食产区和产销基本平衡区,其中水稻占据六成以上。近年来,广西各级农机部门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机、技、人”三大要素,着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助力全区粮食稳产增产。

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 让农民有“机”可用

农机装备作为农业科技的集成和大规模应用重要载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在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效果显著,为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以来,广西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累计使用补贴资金2.91亿元,支持农户购买粮食作物收获机械7790台、种植施肥机具6214台(套)、粮食初加工机械2634台。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支持建设25个具备水稻育插秧、烘干、仓储、加工能力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现已建成示范基地2.73万亩,完成水稻机械化育插秧7.6万亩、稻谷烘干4.96万吨,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1.8万亩。指导支持区内农机重点企业生产研发适宜广西粮食生产的烘干机械,如广西久谷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4款循环式粮食干燥机,采用进口微电脑控制系统,配备完善的电器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累计销售263台(套),销售额达2439万元。积极服务区外先进农机装备入桂,拥有水稻直播机、水稻钵苗移栽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13种粮食生产机具鉴定能力,累计完成44款水稻插秧机、20款谷物烘干机、1款抛秧机、1款粮食清选机、4款育秧(苗)播种设备的推广鉴定。截至2022年底,全区拥有粮食初加工机械97.07万台,谷物联合收获机3.73万台,水稻插秧机2.21万台,谷物烘干机0.35万台。

但也要看到,广西的农机装备仍然存在短板弱项。比如,机插秧能力不足,全区水稻插秧机存量较少,2022年新增数量仅1350台。老旧落后机具较多,手扶式插秧机1.94万台,占总数的87.78%,乘坐式插秧机仅0.27万台,占总数的12.22%。育秧能力有限,全区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254个,拥有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仅385台(套)。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将栽植机械补贴额测算比例由30%提高到35%,将粮食烘干中心纳入补贴范围。及时协调解决建设用地问题,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具备推广并提供耕整地、育秧、插秧、管理、收获、烘干、加工等环节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围绕整机装备、重要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强化农机试验鉴定能力,积极为区内外农机生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引入先进适用装备。采取揭榜挂帅的形式,支持区内农机企业做强做大粮食烘干机,鼓励进入谷物联合收获机、水稻插秧机等机具领域。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让作业有“技”可依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为主的时代,农业机械化正在向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这不仅解放了劳动者的双手,提升了粮食生产效率,也确保了粮食稳产增产。

2020年以来,广西坚持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先后支持灌阳县、港北区、北流市等11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数量稳居华南地区首位。着力构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探索开展水稻直播试验示范、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形成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械烘干模式、软盘拌浆育秧—机插—机械烘干模式等4种适合广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制定出台《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指导意见》《水稻机械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等4种技术模式。深入实施粮食节约行动,组织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做好机收损失实测抽测,2022年全区早晚稻机收损失率平均为2.41%,比3.5%的控制指标少1.09个百分点,相当于全区水稻机收减损1.08万吨。截至2022年底,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83.65%,其中,机耕、机收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84%、97.65%,水稻机种水平49.39%(其中机插48.02%、机械化直播1.37%)。

但也要看到,广西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水稻机种环节仍是短板,全国水稻平均机种水平已超过60%,但广西机种平均水平仍不足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机种水平发展不平衡,14个设区市中仅南宁、柳州、贵港、桂林、来宾、崇左6个市机种水平超过50%,最好的贵港市也才67.12%;钦州、贺州、百色3个市机种水平不足30%,河池、梧州两个市也不到35%。农田宜机化条件较差,水稻种植区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区,稻田地形地势复杂多变,稻田小、不规整、田埂高,机耕道路不配套,给农机正常作业和转移带来不便。

新征程上,广西将继续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发挥典型示范效果,带动周边区域机械化水平提升。开展水稻机械化种植专项推进行动,分区域、分品种、分环节因地制宜选择水稻移栽技术,大力推广杂交稻精准机插、常规稻毯状苗机插等机种技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耕地提质改造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强机耕道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机化作业及通行条件。

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让农田有“人”来种

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2.3亿农户中,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就有2.1亿户,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社会化服务既能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又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切实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

2020年以来,广西将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水稻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力量,投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项目资金2.18亿元,支持73个项目县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78万亩,服务小农户14.52万户。认真总结率先突破水稻机械化移栽瓶颈问题的好经验、好做法,遴选出17个育插秧技术娴熟、成本质量控制好、服务覆盖能力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典型案例在全区推广。加强示范创建,支持武宣县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百色市“丘陵山区撂荒地复耕复种全程托管服务示范活动”入选全国农服进万家活动的典型案例。切实抓好春耕、“双抢”、秋冬种等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累计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入村服务49.7万人次,培训农机手、维修工21.53万人次,检修各类农机具657万台(套);投入各类农机具1521万台,完成机耕、机插、机收面积3.11亿亩、0.96亿亩、1.95亿亩。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1743个,入社成员2.75万户,拥有机具10万余台(套),年作业服务面积1079万亩,服务农户86.62万户,作业服务收入达9.42亿元。

广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还有待提高。比如,服务能力不强,小规模单一化服务的合作社较多,农机具大多老旧落后,作业质量不高。服务领域有限,主要集中在机耕、植保、机收等生产环节,缺少向产后加工环节的延伸,且大多数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仅能开展单项作业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从事农机作业人员大多在40岁以上,对新知识接受能力较低,机具操作不够规范。

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星级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建等项目,支持建设多元化的市场化生产主体,大力推进水稻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重点培养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提高其对先进农机化技术的接受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加强信息引导,利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信息服务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生产作业进度、柴油供应、作业价格等信息。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