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宜昌市远安县:六月麦 九月谷 烘干再入库

——从“小麦烘干”看远安严防“仓门灾”

日期: 2023-07-12  来源:  作者:湖北日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梅雯倩 通讯员 可依 宋鹏君 张莹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三板桥村烘干基地

麦收环环相扣。收割之后,及时烘干、安全入仓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地处山区丘陵地带的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资源贫乏。有限耕地,无限珍惜。如何向每寸土地要更多效益?减损即增产,是远安的答案。

三夏时节,大地流金。虽比不上江汉平原产粮“阔绰”,远安主要夏粮作物产量较上年都有明显提升。其中,1.13万亩小麦已全部收割、烘干、颗粒归仓。

“全县现有粮食烘干中心4处,批处理能力450吨。与雨天抢粮的时节,烘干机全部开足马力,一‘烘’到底。”远安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明亮介绍,近年来,远安加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力度,将烘干能力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强政策扶持、社会化服务、安全生产指导,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确保粮农粮袋稳、口袋鼓。

两处基地 烘干八成粮

“只种了几亩地,侥幸地想着晴天自己晒晒算了。遇到雨天只能认命。”“还没来得及置办烘干机。” “一直下雨的话,小麦放2天不处理就霉烂了。安全入仓压力大啊。”收了小麦晒不赢,让不少农民发愁。

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加快,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传统晾晒等干燥方式淡出视野。

“没有烘干机帮忙,根本搞不成。”7月5日,在洋坪镇三板桥村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公司烘干基地,副总经理陶礼奎对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感慨。该公司筹资建设的两处粮食烘干中心,也是目前远安县规模最大的智能化烘干基地。

在现场,记者看到,占地1500平方米的烘干中心内依次排列着7组十多米高的大型烘干机。“这5组是用来烘小麦的。”陶礼奎指着机器介绍,谷物含水量从30%烘低至12.5%,才能达到入仓条件。由于小麦纤维密度大,每个烘干仓从30吨扩容到35吨。5组机器同时运转,一次性可烘干150到170吨。“即使这样,烘干机24小时也不能停。”

该公司另一处位于县城鸣凤镇的基地于2018年建成,多年来为附近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提供烘干等农机服务。种植大户熊志阳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他只管种和收,今年将40万斤小麦送到基地,进行烘干及后续托管。

“我不需要请人工,也不用担心晒不完、卖不了。”说起当下的好,熊志阳脸上露出笑容。

灵活拼单 解决“等烘难”

“快帮我烘一下!”“我这也等不及了!”夏粮收割高峰期,让县城鸣凤镇烘干基地负责人熊文余头痛心疼的是,农户们每天拉着一车车麦子来烘干,有时遭遇“等烘难”。

“要是晴好的天气,我们把烘干基地的场地,免费提供给农户晒粮。”这一招,解决了部分农户之难。但有限场地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逼着熊文余找到了新办法——“拼谷”。

“如果烘干需求只有3吨、5吨时,开机器不划算,我就动员农户灵活地拼几单,凑够15吨就开机器。”近一个月时间,熊文余安排工人24小时值守,等着接村民送来的麦子。“这样一拼,零散农户不用多等,机器利用率也提高了。”

巧用自然能源、粮食清杂、二次烘干……有些没法及时送到烘干仓的粮食也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这些过程和方法中处处闪耀着村民的智慧。县里也常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合作社及田间地头,鼓励烘干中心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降低粮食损耗,助力农民增收。

6月烘小麦,9月烘稻谷。近年来,远安通过品种改良和迭代,小麦亩产可以达到800斤左右,农户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粮食烘干机必然是他们的必然和首要选择。

7月的远安,水稻田已基本栽种完毕。2个月后的秋收大忙时节,烘干车间又将迎来一年中第二个忙碌季。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