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农田规整开阔,合作社的农机设备正在田间进行作业。鲁舒婷 摄
8月2日下午,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大桥社区,滁河两岸的农田里满是“对仗工整”的绿色秧苗,偶有白鹭在田间悠闲“踱步”。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身穿白衬衫、脚穿黑皮鞋,蹲在硬质化的田埂上查看秧苗情况。“种田不打赤脚,农民也跟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样,这就是新时代的新农人。”邵名文笑着对记者说。
邵名文是永宁本地人,从小跟着父辈在地里劳作,深知“土里刨食”的艰辛,也发现了种田“五大难”——犁耙田、育秧、插秧、植保、收割。每一个环节对人的体能都是巨大的考验,效率低下不说,长期劳作也使得身体落下不少毛病。
“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接触农业,那时候抛荒地很多,因为效率低,纯靠人力既误农时,良田也难种出好米,农民赚不到‘甜头’,自然不愿意干。”干了几年后,邵名文觉得需要换个“打法”,他开始前往苏南等地“取经”,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并陆续引入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然而,因为资金限制,邵名文的农业生产曾长期处于“半机械化”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邵名文也迎来了“职业的春天”,他牵头成立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发展了21户种植大户成为社员。
插秧机、巡耕机、收割机、烘干机、植保无人机、进口成套大米加工设备……在合作社的大院里,摆放着40多台各式各样的农机设备,这也是社员们引以为傲的“家底”。
依托国家出台的农机购置补贴和“金陵惠农贷”等银行信贷“大礼包”,邵名文本人及合作社先后投入500余万元,陆续购入各类农机设备,从犁田到收割的水稻种植全过程所需的机械不仅一应俱全,并且已经更新换代多次。
“最厉害的就是这台旋耕机,仅主机就需要20多万元。”邵名文说,旋耕机的厉害之处在于多功能性,它可以搭配各种不同的子设备,从而实现开沟、耕田、机插油菜等多项作业。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具体而言,人工植保,每人每天最多完成10亩,无人机植保,一天可达到1000亩;人工插秧,每人每天最多六七分地,机器插秧,一天可达到六七十亩。
但在邵名文看来,这样的计量方式还不够直观,“合作社从最开始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亩,成员从最开始的5户到现在的21户,不就是得益于这些宝贝吗?在我们这里,每个种田人都能穿皮鞋种田,每个人都能当‘甩手掌柜’。”
得益于机械化的普及,合作社的每名成员都成了田间“包工头”、农机“弄潮儿”,他们不仅将合作社发展壮大,还对外进行技术输出,合作社最远甚至到东北提供技术服务。
“80后”张招招是合作社一名成员,也是旋耕机操作能手,每年除了完成合作社及自家农田的作业外,合作社还会对外承接业务,由张招招具体操作。据悉,仅技术输出,张招招每年可增收20余万元,合作社可盈利近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