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今天我来当农民丨流水线上造“秧毯”

日期: 2022-04-29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作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罗旭

 

【田间课堂】

学习科目:集中育秧

拜师地点: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

师傅名片:董敏芳,女,45岁,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农民,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岳阳县润升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21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

今天我来当农民丨流水线上造“秧毯”

(4月19日,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胡盼盼(右)在跟着“全国十佳农民”董敏芳学习卷秧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本版图片均由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现场实录:

场景一:流水线制盘

暖阳铺洒,喷水浇灌,“绿草”如茵……4月19日,记者在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看到,绿油油的秧苗如同绿草坪一般,平整铺满上百亩山地。

一位穿着白衬衣、西装裤和皮鞋的女子,穿行其中。她就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董敏芳。

记者得知,这里是全省最大的旱地集中育秧基地,因此十分好奇。

“董姐,你穿皮鞋也能育出这么好的秧?”

“秘诀就在我们的现代化育秧流水线!”

占地3000平方米的育秧工厂里,近50米长的育秧流水线,摆在工厂中间。流水线旁边,粉土机、铲车、叉车等辅助工具,正有序运作。

董敏芳按下总开关,机器轰隆起来,流水线立马运转。村民将空盘摆上流水线后,盘子依次经过铺底土、淋水、撒种、淋药水、覆表土等环节。每隔1.5秒,流水线就“吐”出一个制好的秧盘。

“操作简单、效率又高吧!”

“那我也来试试。”

记者发现一个人摆秧盘,有点追不上流水线的速度,就加入其中。拿盘、转身、放盘,不到1分钟,两堆秧盘全部被搬空。

该流水线需要6个劳力,经测算,每小时能制盘2500个,一天的育秧量可供近1000亩地栽插。

“操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并不简单!”董敏芳介绍,流水线用的底土、药水、表土,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比例,是提前配好的。制盘前,还需要花2-3天浸种、消毒、催芽。制盘后,要进行密室暗化,再摆到空地上炼苗20天左右。

记者看到,工厂前有近百亩“绿茵”。这些秧苗正陆续完成炼苗,被运走栽插。

今天我来当农民丨流水线上造“秧毯”

(4月19日,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胡盼盼在插秧机上体验机械化插秧。)

场景二:卷秧上货

“绿茵”旁边,来运秧的车辆络绎不绝。

“董姐,我预定的那500亩秧苗没卖给别人吧?”大卡车一停稳,来自长沙宁乡的杨老板,就跳下车来,跟董敏芳确定是否预留了秧苗。

“只要提前三天预定的,都有秧!”这一头,董敏芳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来预定秧苗的。合作社今年育秧3万亩,依然供不应求。

杨老板蹲下身来,轻轻摸了摸秧苗。“秧苗齐整,没有空漏,盘根性也好,难怪大家都抢着要!”杨老板当即扫码,按每亩160元的价格,付清尾款2.4万元。

十多个劳动力,立即动手卷秧搬秧,给杨老板上货。看这热闹场面,记者也加入其中。见秧苗稚嫩,记者一时不敢下手,怕弄坏了秧苗。

“姑娘,这秧壮着呢,大胆卷。你看,抓起‘秧毯’的两个角,顺势一滚,就卷好了。”一旁热心的大姐,立马示范给记者看。

果然简单,记者第一遍就操作成功。不到几分钟,身边的空筐子全部装满秧苗。

“这位黄大姐,是卷秧组的组长呢!她一天至少能挣200多元。”

对种粮农民而言,育秧可是技术活。今年政府推广集中育秧,散户和小规模户可以买秧。黄必元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场卷秧搬秧的工人,都是本村村民。他们中大部分人原来在外务工。如今,育秧工厂生意好,他们便陆续返乡务农。

在岳阳县,农民买秧,还可以一同购买机插服务。政府有奖补,价格也合算,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今天我来当农民丨流水线上造“秧毯”

(4月19日,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现代化旱地育秧工厂。该工厂是目前湖南最大的旱地集中育秧基地,每年能为岳阳县内及周边地区供应优质秧苗3万亩。)

场景三:铺苗插秧

记者对小时候扯秧插秧的情景,记忆深刻。

“十多年前,育好的秧比较高,扯秧有手感,洗泥再打捆成束,肩挑手插,苦不堪言。如今的秧,形如毯子,明显矮一些。这是为什么?”

“从前是为人工手插育秧,现在是为机器栽插育秧。”董敏芳指着育秧基地的介绍牌,上面用图片展示了育秧的变化历程。

过去在水田育秧,最怕倒春寒,秧苗易冻坏。现在大棚育秧,控温控湿,流水线摆盘,效率高,育出的秧苗适合机插。

“哦?效率高已见识过。适合机插,是如何体现的呢?”

“走,带你去现场感受一下。”

董敏芳带着记者来到田边,她将机手“请”下来,亲自开插秧机,记者则负责铺秧。

刚开始,插秧机忽进忽退。对这位女机手,记者略微有些不放心。只能一只手抓着扶手,一只手抓着“秧毯”一角。一块“秧毯”超2公斤重,但悬空的秧苗,竟没散开,足见盘根结实。

记者将秧苗放进秧箱,“秧毯”像坐滑梯一般,非常顺滑地被送到秧爪处。只见8个秧爪上下跳动,不一会儿,8列秧苗整整齐齐地立在泥土中。

“你看,没有一处空蔸,不需要人工补秧。”到转弯处,董敏芳停下插秧机,回头望着刚栽好的秧苗,露出满意的笑容。

【学习体验】

育秧不再难,种粮更来劲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小时候,每到春耕备耕时节,村里家家户户忙育秧。

育秧是水稻种植最难的一环。传统人工育秧,从浸种、催芽、撒种到田间管护,至少要一个月时间。其中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可能导致育秧失败,耽误农时。

记者在岳阳县筻口镇潼溪村看到,如今的村民都不自己育秧了,最难的环节交给现代化流水线育秧工厂。最辛苦的人工扯秧、插秧环节,也交给了机器完成。

育秧工厂育出壮秧,从种谷下泥到插秧到田提供一条龙服务,让散户种田便利化、更轻松。而政府给予全套补贴,千方百计让农民得实惠,降低种粮风险。记者发现,随着代育秧、代耕、代插、代收、代烘等“十代”模式的推广,许多曾经不愿种田的农民,纷纷返家种粮。广袤田野,生机勃勃,希望无限。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