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监利农机合作社植保飞机进行空中作业。(张志斌摄)
稻田不见人,但闻农机响。春耕时节,走进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周老嘴镇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各种“黑科技”随处可见:自动驾驶插秧机穿梭往返,一排排秧苗被整齐地栽进水田;配备北斗监测系统的植保飞机大显身手,遥控进行施肥作业;高悬的实时监控摄像头和水稻环境监测系统,将每一块稻田的生长情况实时传输到后台系统……
“从种子种到田里,到大米端上餐桌,每个环节都有完整的生产档案。”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振涛说,该合作社把粗放种植精准化,通过应用现代装备、推广新兴技术,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标准化操作。登入系统后,周振涛拿出手机轻轻一点,水稻种植的全部信息一目了然。
作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省水稻工厂化育秧第一社,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和共建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8万亩,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校技术支撑,创建集新品种试验示范、耕地肥效试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农业有了科技范。如今,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年服务能力达10万亩次,建立集农机服务、水稻标准化种植、收购、烘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注册有“楚香玉”牌再生香米、虾稻香米等系列品牌。
给农业装上“智慧大脑”。不仅是三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兴华农机、再富米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积极探索“数字农业”,创建从一粒谷种到一粒稻米可溯源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