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插秧1000多亩了,还剩3000多亩在4月底前将全部到位。”4月18日,在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灵官殿镇民新村的一块田地旁,种粮大户李善友一边查看机插秧情况,一边介绍道。
邵东市友群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善友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不仅承包了灵官殿镇、佘田桥镇、野鸡坪镇的集中育秧,还加大流转,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2021年李善友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我原先在昆明办厂,后面回来种田。”李善友笑着介绍,他之前在昆明,经营一个编织袋制作企业,2006年回乡时,看到一些农田因为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而抛荒了,心里不好过。在家人的支持下,李善友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李善友说:“那时候就我们夫妻俩,都是农村人,吃得苦。”李善友两口子勤劳、肯干,一年也赚了2万多的纯收入。2008年,李善友还被选为村主任。
“国家的政策好,种田有补贴、购买农机有补贴。”借着惠农政策东风,李善友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人工到机械化,从购买服务到自备农机,从个人种植到成立专业化农业公司。
为解决当地农田抛荒现象,帮助中老年人就业,李善友先后成立了邵东市友群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湖南省蒸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摸索全程机械化和合作社全程社会委托服务种田的新路子。目前已流转了4700亩农田,大部分用于种植双季稻,年产大米可达近3000吨。
谈及成功经验,李善友说自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和坚持科学种田。2008年至今,从人工晒谷发展到现有日烘干能力达200吨的全自动烘干机组,从储粮难发展到现有仓储能力达5000吨的高标准恒温仓储,从卖粮难发展到拥有可年产数千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李善友说这些都得益于政府“百万农机”项目的大力扶持。这些年,李善友建催芽密室,建设育秧大棚,购旋耕机、插秧机、抛秧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配套设施,总投资逾2000万元。
政策虽好,想要盈利还得靠科学化管理。在农业农机方面,李善友坚持不断更新设备,并通过合作社劳务聘请周边县市的农机专家来操作,并在劳务费用上面给予相应的优待;在把握农时方面,他积极请教专家,自己勤于总结经验,总能抢抓生产时机;在农技方面,他更是事无巨细,每天到田间地头打转,对肥料使用严格管理,对除草治虫精准施策。为提高粮食生产品质,让产品赢得市场口碑,李善友还购置了一台重金属检测仪,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稻谷“拒之门外”。
正是因为坚持科学种田,李善友不仅自己实现了发家致富,还带动了周边15个村的种植户发展双季稻种植,年支付工资和作业费达200多万元。如今,作为致富带头人的李善友和他生产的大米声名远扬。“我们靠科学化管理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赢得了消费者的心,现在每年大米生产的订单都排得满满的。”李善友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