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但农业合作社却是一把“金钥匙”:对于提升农民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培养乡村人才让小农业对接大市场,乃至村集体经济积累都能“牵到牛鼻子”,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尤其离不开合作社。不过合作社发展好不容易,有的开始大张旗鼓几年后偃旗息鼓;有的工作推不开市场叫不响成了“空牌匾”;还有的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甚至成了违法乱纪的“销金池”……
走近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允俸村水稻、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笔者眼前一亮。这两个合作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最早成立15年了。如今合作社有股东7人,社员1918户,总资产2700多万元。现代化的稻谷烘干加工设备、用无人机飞防打药、水稻插秧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连收马铃薯都用上了农业机械。若非亲眼所见,笔者都不敢相信这是在双江。
允俸村党总支书记艾蕊介绍,村里党总支有5个支部,数合作社党支部活跃、爱学习,合作社里有43个党员,支部书记出生于1988年,股东也多是老党员、村组干部,“支部建在合作社上”也是一条成功经验。
这个农业合作社是如何“逆袭”的?让我们从合作社总经理李宗强的故事经历说起吧。
李宗强,党员,出生在云县晓街乡,1997年随妻子落户于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当时他靠搞建筑包工头走上了致富路。他自己富了不忘父老乡亲,经常带着村里人到建筑工地打工,还将自己承包的工程等价转让给村里人做。他热心助人的品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信任,2011年,他被群众选为忙孝一组组长。他索性辞去建筑包工头,回家认真带领群众搞好生产发展。
忙孝一组属于坝区村组,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气候适宜、无工业污染,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理想之地,2011年前马铃薯和水稻就成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村上2007年还成立了马铃薯合作社,由于没有人来组织合作社运营,马铃薯合作社只成了一个牌子。面对这一产业发展现状,李宗强出任马铃薯合作社理事长,从管理入手,完善了《沙河乡允俸村忙孝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沙河乡允俸村忙孝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积极与县外企业沟通联系,最终和昆明某马铃薯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公司为合作社提供种薯,以不低于市场价保底回收农户马铃薯。
合作社制度完善和销路问题解决后,在他的组织发动下,忙孝马铃薯合作社于2011年开始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有100户群众共种植马铃薯300多亩。为减轻社员的资金压力和生产风险,他还统一为社员购进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优惠价格,为农户节省费用开支,并将良种、化肥、农药等以赊销的形式供应给社员,社员在交售产品时再进行统一抵扣。为解决技术不到位导致马铃薯产量质量不高的问题,他还聘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员为科技顾问,全面指导良种生产,为会员进行技术讲座、田间指导,传授马铃薯良种生产、田间管理、选种、施药和化肥应用等新技术,并采取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现场观摩、田间示范、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传播马铃薯生产的新技术、新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农户当年马铃薯的产量由以前的亩产1吨多提升到2.5吨以上,亩产值翻了一番,并且种植的马铃薯直接在田间地头就销售给收购商,看到李宗强带领合作社发展马铃薯的效果,村民之前想要加入合作社又有所担忧的顾虑得到消除,除忙孝一组的农户外,周边村组的农户也纷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入社社员逐渐增多。
统一经营和机械化,让种水稻也能促增收
如何壮大合作社,提高群众收入?李宗强在实行订单销售打通市场的同时,整合合作社资源,自己出钱购买马铃薯播种机及采收机,把村中有大型农耕机的农机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队,全面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在种管经营中“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大力推广良种扩繁和栽培技术,打造了“忙孝无公害马铃薯”品牌,他还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把马铃薯产品销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提高马铃薯销售效益。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从2011年10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 1918户,2021年合作社员共种植马铃薯3430亩,马铃薯亩产值从2011年的2000元增加到现在的 3096余元,实现总产值达 1061.92 万元。
在发展马铃薯种植的同时,李宗强积极探索,结合实际,推出了‘薯+n”(“薯+稻”、“薯+稻+鱼+鸭”)种养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种与养相互促进,让很多群众以发展马铃薯为主其他产业为补实现了增收致富。
俸富江是忙孝一组农户,2011年以前,他家还是该组的贫困户,近几年加入马铃薯合作社后,他每年都种植20亩以上,收了马铃薯以后采取种植水稻、“稻+鱼+鸭”种养模式,一年下来收入达20多万元,如今家里已经建盖了小洋楼,大型农耕机、播种机、收割机、小汽车、摩托车应有尽有,成了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和俸富江一样,在李宗强的带领下有很多群众发展马铃薯实现了增收致富。
然而李宗强没有满足现状,他2015年与同村8名农户注资160万元成立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将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允俸村忙孝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在一块建基地,把农机、农艺相融合,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把农业科研推广与专业合作社相融合,实现试验示范推广一体化,把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发展循环农业。采用“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统一收储、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十统一”种管经营模式组织当地稻农参与合作管理经营,提升水稻质量,打造了“南勐河优质米”品牌,改变群众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促进群众增收。
李平是允俸村水稻合作社的种植大户,他说:“用传统方式种水稻,除去劳力和投入成本没有收入,现在我们加入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后,从旋耕、收割、插秧、智能育秧,到飞机喷药防虫、稻谷烘干仓储、有机稻生产、秸秆沼气新能源的利用等,一样不落由合作社组织,机械化、科技化种植每亩节约成本800元,靠水稻种植也能增收,这是以前我们想也不敢想的”。
目前,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社员360户,已建成育秧工厂1座,配备日处理稻谷45吨烘干机1套,配备日加工优质米50吨设备1套,有各种农业机械92台(套), 2021年,共种植优质水稻 2800 亩,产值达 473 万元。
在合作社发展中,科技是关键。李宗强与省农科院、省农大、市、县农机农技推广部门合作,建立马铃薯和水稻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先后研究出了文稻20、临红软米等优质水稻品种,同时,他还加强与云天化集团宇为科技公司合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简易智能化肥微工厂房一座,日加工量 20 吨,推广应用2000余亩,提高种植农产品经济效益。
示范社“大手拉小手”,生意做到了周边县
在引领允俸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允俸村马铃薯、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积极帮助周边群众发展。
忙糯乡小坝子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群众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传统的苦荞、马铃薯)和零星的茶叶、少量的水稻和玉米,群众以前挣扎在贫困线上。2016年以来,在允俸村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带领下,小坝子村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发动群众大干马铃薯产业,走上幸福路。2021年,允俸村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共帮助小坝子村共种植马铃薯3000 亩,平均亩产量2.5吨每亩平均利润4000元,产量达7500 吨,实现产值 1200 万元,发展马铃薯产业全村人均增收产值预计可达3560元。
“小坝子村气候冷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种出的马铃薯口感好,市场上有销路,价格稳定,群众种马铃薯的积极性非常高,全村90%以上农户都种植马铃薯,少的2-3亩,多的有20余亩,马铃薯让和李老三户一样的广大群众发展起来了”,小坝子村党总支书记申显学说。
小坝子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允俸村马铃薯、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社采取“示范社+合作社”合作帮带模式,与县内清平村、小坝子村、营盘村、陈家村等贫困村的合作,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共开展合作培训 6 期,带动4个村517户2014人种植马铃薯1240亩、产量717吨,产值达158万元,人均增收510元。同时,他还以入股分红的方式,让沙河乡的5个村把资金投给合作社,在本金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返回红利达8万元,加快了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在水稻合作社运作中,他将合作社服务范围从县内的勐库镇坝区和勐勐镇坝区拓展到耿马自治县和沧源自治县。
如今双江允俸村水稻、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逐渐壮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常年就业的岗位有20余个,阶段性就业的岗位300多个,年就业工资发放达80余万元。允俸村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被国家表彰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而李宗强还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在允俸村水稻、马铃薯种植农民合作社促进下,允俸村还建立了忙孝水果种植农民合作社和允俸村红山砂仁种植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社,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增收致富路。通过合作社,允俸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呈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