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京召开

日期: 2024-01-22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朱礼好 毛振强
 1月1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以下简称“农机化分会”)主办,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在京召开。会议围绕“补短板﹒高质量﹒可持续”的主题,采取政策解读、主旨报告、对话交流等方式,探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行业协会、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相关媒体记者等近200人线下参加了会议,直播平台超过2万人次观看。

大会6个板块内容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傅泽田,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农机化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刘宪,原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巡视员、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马世青,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农机化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方言,中心主任、农机化分会主任委员杨敏丽,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拖拉机分会副主任委员宋正河主持。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傅泽田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中心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名誉主任委员白人朴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监事长、中心客座研究员方宪法博士先后致辞,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原司长、中心咨询委员会顾问李伟国发表讲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叶兴庆研究员进行政策解读。

中国农大副校长杜太生致辞

杜太生在致辞中强调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成农业强国。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化教学、科研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愿与各方一道,继续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杜太生对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及各方领导、专家对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白人朴表示,正确理解中央精神和正确认识中国农机化发展情况,正确判断发展形势、展望发展趋势的前提和依据。他指出,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发展阶段,要着力解决机械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坚持开放态度,不断创新,谱写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篇章。

白人朴教授致辞

方宪法回顾了中国农机学会60年的发展历程,为全面推进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和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贯彻大食物观,推进种业振兴,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都对新一代新型农业装备提出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更高的新要求,需要推进关键环节作业装备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好,迫切需要补齐装备短板弱项,这些都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李伟国在发言中指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区域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马铃薯、油菜、甘蔗等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农产品初加工和设施农业的机械化率也还不到50%;在农机装备制造方面,农业生产的某些领域还缺乏适合的农机品种,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重要部件及材料还受制于人,以及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等,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综合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助阵,不能单一的依靠机械装备的研发改进;需要盯科技前沿发展,以提高科技含量来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需要要尊重规律,实现科学发展。

叶兴庆在题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报告中,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近年中央1号文件主题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历史方位三个维度领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明确提出了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和竞争能力强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他指出,要运用贯穿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农业机械化政策研究,坚持人民至上、自立自信、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的精神,在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机技术和产业合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站长、中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刘恒新研究员做题为《中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态势》的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特征日益凸显、基础不断夯实,新时代新形势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等三个态势。科技创新环境加快改善,技术迭代明显提速,从供给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需求侧支持政策稳定实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需求侧与供给侧协同发力的政策环境正在形成;推进全程全面发展的同时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空间将深入拓展;社会化服务加快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主体保障更加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刘恒新站长做主旨报告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中心客座研究员易中懿做了《基于场景驱动的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农业场景将呈现出绿色化、工程化、品牌化;未来技术需求将聚焦整体解决方案、个性化定制、符合未来方向和现代技术应用;未来农业技术创新呈现“场景驱动+链式创新”(需求层面)、“主体协同+学科融合”(组织层面)、“数据智能+现代生物”(技术层面)三大范式,并介绍基于场景驱动创新的智慧农业、丘陵山地机械化、粮食安全(粮油提单产)三个案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会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心咨询委员会顾问赵春江作题为《汉诺威农机展对我国农机高质量发展的启示》的主旨报告,简介Agritechnica 2023,较全面的介绍了无人驾驶技术与装备、精准喷药技术与装备、精准播种技术与装备等前沿进展情况,提出坚持现代﹒智慧﹒绿色发展理念,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把握优势、持续投入,着眼应用、谋求创新;未来装备将不会集中在增加设备尺寸、工作宽度和数量上,而是通过使用电子和数字解决方案,来实现环境兼容和高效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做主旨报告

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孙宝林在《稳链强链促进农机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的主旨报告中提出,“优质”是约翰迪尔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供应链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保障。孙总介绍了约翰迪尔未来质量的塑造的主要内容,并举例约翰迪尔如何通过统一的质量流程和标准保证供应链质量、如何持续推动质量改进、如何评价供应商质量同类最佳,以及高质,韧性供应链对业务的影响;强调供应链韧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供应链风险管理和质量提升助力约翰迪尔实现飞跃,并介绍了供应链可持续性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约翰迪尔(中国)总裁孙宝林做主旨报告

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中心咨询委员会顾问张天佐作题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主旨报告。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形式、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怎么走、如何加快现代化进程等角度,揭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将家庭农场经营形式和完善的社会服务相结合。明确提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进程的加速,关键在于提升社会服务水平,通过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降低成本,通过规模化的社会服务提高生产效率。认为,将土地以托管的方式交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来进行管理与生产,把小农户、小规模生产融入到现代农业的大生产之中,实现千家万户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国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是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由数量的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鼓励农业机械企业在逆势中寻求发展。

张天佐做主旨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合规部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关敏作题为《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管理政策与法规》的技术报告。介绍了非道路移动机械基本情况与政策法规、非道路国四标准实施情况、移动源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监管情况等。2022年,共有340家企业公开了58.8万台农业机械,包括337家国内生产企业的58.7万台机械和5家进口企业的671台机械。农业机械的排污监控是机动车排污监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2022年12月1日国四排放标准实施,国四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占比逐步增加,预计2025年当年减排NOx 37.5万吨、PM 3.2万吨,减排比例分别为12.5%和19.3%;2030年当年减排NOx 106.4万吨、PM 7.7万吨,减排比例分别为35.0%和46.8%,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未来将采取一企一档监管模式、一致性与符合性监管、在用符合性检查、发动机确认检查、远程在线监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入户检查、非道路召回监管等方式,实现机械全生命周期监管。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龚槚钦作题为《数字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报告。极飞科技成立于 2007 年,致力于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赋能。极飞在飞行控制算法、工业设计、材料科学、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具备行业前沿的研发创新实力。自主研发了农业无人飞机、遥感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和智慧农业系统等,通过构建完整的软硬件产品矩阵和数据闭环,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精准高效、灵活经济的无人化农业生产解决方案,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管理粗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处长周小燕作题为《补短板促升级加快推进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022年畜禽养殖机械保有量907.43万台,增长了4.32%;畜牧养殖机械化率超过40%,提高近2个百分点;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配套率稳定在97%以上。全面分析了2023年饲料(草)收获与加工环节装备技术、饲喂环节装备技术、环境控制环节装备技术、畜产品采集环节装备技术、粪污收集与处理环节装备技术、消杀防疫环节装备技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环节装备技术等发展情况,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均有所提升。预计2023年,畜牧养殖机械化率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将达到43%左右,奶牛、蛋鸡、肉鸡、生猪规模养殖率先实现“十四五”既定的机械化率目标。

“补短板与高质量”嘉宾对话与互动现场

 

原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巡视员、中心咨询委员会专家马世青主持“补短板与高质量”嘉宾对话互动。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罗锡文院士,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广军,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正宇参与该部分的嘉宾对话与互动。嘉宾们围绕中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罗锡文院士提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弱项及政策建议;陈志会长认为,由于中国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机械的复杂性,补短板主要靠自己,且农机化很多短板仅仅依靠农机并不能解决,提出产业科技是补短板的有效路径;中国一拖和潍柴雷沃在补短板和提升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认为农机装备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等方面发展趋势加快,丘陵山地专用机械、果园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产品开发加速;李红副校长提出,要解决相关科学技术问题,需要农、工、理、管等多学科门类知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交叉;汪懋华院士呼吁,中国相关学术组织名称要与学科和国际发展趋势接轨,建议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称更名为“中国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更名为“中国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

“补短板与可持续”嘉宾对话与互动现场

 

中心主任、农机化分会主任委员杨敏丽主持“补短板与可持续”嘉宾对话互动。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监事长方宪法、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文、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建中、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洪银、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周欢胜、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小军、北京德邦大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武参与该部分的嘉宾对话与互动。嘉宾们围绕短板产业、短板区域、短板作物、短板技术及短板产品进行开放性讨论。张晓文针对设施农业宜机化程度差、智能化装备不足、作物生长模型缺乏等短板,提出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装备配套、设施结构各环节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张建中、江洪银、周欢胜、张小军针对典型省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现实问题,从理清各省发展思路、短板清单、技术路线、政策措施着手,抓住各省重点问题、突出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综合施策促进发展;方宪法加强宣传、系统思路、研发重点、技术推广、机制体制等方面阐述观点;刘汉武董事长阐述了加大高性能播种机作业面积、提升玉米均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及重点技术。

“产学研支撑”嘉宾对话与互动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拖拉机分会副主任委员宋正河主持“产学研支撑”嘉宾互动与讨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郭洪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黄玉祥、东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乔金友、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富贵、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传伟、北京博创联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齐参与该部分的嘉宾对话与互动。嘉宾们围绕科研开发与企业需求、人才培养与培训保障、产学研结合机制展开讨论。李传伟介绍了五征集团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设立的教授工作站,通过教授工作的赋能,集团的科研力量、人才培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孙齐谈到博创联动与五征集团及部分省份的合作,通过抓住研发的源头单位、具体的市场需求单位,合作开展相关研究;郭洪恩谈到要立足科技创新,狠抓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加快形成发展合力,打破国外高端技术的垄断;黄玉祥、乔金友、张富贵针对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方面阐述了各自观点。

大会内容丰富,专家们从不同角度阐述思想、分享观点,是一场农业机械化的饕餮盛宴。“补短板﹒高质量﹒可持续”涉及的内容与方面众多,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2023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首届全球可持续农业机械化大会上指出: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是“机械化+工业化+数字化”,特别是要带动小农和妇女的发展。此次大会也非常切合粮农组织的发展导向,中国农业机械化为减贫、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未来也将对发展中国家贴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食物安全做贡献。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