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持续抓好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88亿斤,达到90亿斤,增长3.2%以上。
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播种粮食作物68.7万公顷,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增。其中,玉米53.2万公顷、水稻13.1万公顷、大豆2万公顷。目前,粮食收获面积达到23.6万公顷,其中:玉米12.7万公顷、水稻8.5万公顷,其他作物2.3万公顷。
今年粮食作物播种期间,各地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加快粮食作物播种进度。在播种后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查苗保苗工作,确保出好苗、拿全苗。旱田作物保苗率96.7%,好于历年,对全年的收成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同时,我市以市场为主导,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构建了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的新格局。
目前,玉米品种“翔玉”、“天育”系列,占玉米用种量45%左右;水稻品种“宏科”、“农大”、“通育”、“五优稻”等系列,占水稻用种量40%左右;大豆品种“黑农”系列,占大豆用种量55%。粮食主导品种在抗灾、增产、稳产方面表现突出,为秋粮增产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全市气象因素整体有利,为粮食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玉米出苗期、拔节期等生长关键时期都出现了有效降雨过程,为粮食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力保障。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未出现持续高温和连续低温寡照天气,利于粮食作物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为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市农业农村局针对玉米、水稻、大豆在生长各阶段易发生的各种病虫害,相继印发了《全市农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和抓好农业自然灾害防范工作要求》等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及早制定防控预案,加强田间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使得粮食作物后期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今年粮食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