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水稻产业重大技术实训活动见闻
连续三四个雨天过后,5月22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永吉县一拉溪镇九月丰家庭农场迎来了一个天空湛蓝、云朵雪白、空气格外清新的好天气。当天,永吉县在这里开展水稻产业重大技术实训。
从9点开始,四项水稻产业重大技术——秸秆还田水整地作业、秸秆还田无人机喷洒腐熟剂作业、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作业、水稻机械插秧地膜覆盖作业先后登场,分别展示各自的“现代农业范儿”。
九月丰家庭农场的5000亩水田波光粼粼、云影徘徊。一架无人机在临近村路边的水田上空轰鸣飞升,时而前进,时而转弯,时而盘旋。飞机的药箱里,往下喷洒着雨雾一般的丝丝水线——“这是秸秆还田无人机喷洒腐熟剂作业,只要把这种寒地秸秆腐熟剂与水按比例混合,喷洒到水田里,就能够将地里的残留秸秆变成肥料,原地完成还田转肥,起到降解农残、改良土壤、消除毒素、增加地力的作用。”永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成志手拿扩音器大声解说。
在现场的200多名参训人员一边认真听讲,一边目不转睛地仰头观看,个个眼里闪光。“太神奇了”“真开眼界…“这下秸秆不用烧了”……赞叹之声不绝于耳。这些人中,包括永吉县和各乡镇的农技人员,更多的,是各乡镇选派的水稻大户,以及众多慕名而来的外地稻农。
“大家请往前走,前面那块田里要进行水稻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作业。”王成志话音刚落,人潮立时涌动起来,更有心急的人绕到田埂上小跑着向前,生怕自己捞不到最佳观摩位置。
整装待发的一台6行高速插秧机上,一盘盘原本卷着的绿地毯般的秧苗被展乎放好。插秧机上加装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提供的侧深施肥装置。只见对应着秧苗行宽的6个肥料箱下方,连接着一截塑料软管,软管底端,又连着一小截钢管,一直伸到接近泥层的位置,肥料就从这个管道中输送进地里。
“看,秧插一下,肥落一下,肥跟着秧走,就施在秧苗的侧面3~5厘米,深度在5~8厘米,这样可以达到精准施肥的目的——就像喂小鸡一样,要把食物放在食槽里,正好让它能吃到。”伴随着生动形象的解说,只见插秧机所过之处,一排排秧苗迎风而立,摇曳生姿,仿佛知晓“粮草”已藏在了脚下一般。
原来,这一作业是将侧深施肥和插秧同步进行,待水稻根系长成后,就可以精准地吸收到肥料。而且,因所用肥料属于缓控肥,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需这一次侧深施肥作业,所需肥料就全部搞定了。相比要连施四五次的常规施肥,侧深施肥省人工、省肥、肥效利用率高,既保护土壤,又增产增效,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水稻机械插秧地膜覆盖作业地块,加装了覆膜装置的插秧机所过之处,覆膜、插秧环节一气呵成。整块水田仿佛加盖了一层黑色薄纱,一排排秧苗挺立在黑纱之上,“底气十足”地随风起舞。
“先覆地膜再插秧,可以起到增温、节肥、抑制80%的杂草生长、保墒、节水、增产的作用。因无需使用除草剂,更适用于有机水稻种植。更可喜的是,这种地膜是一种生物可降解膜,通过光温和生物两种方式,在三个多月后的水稻收割季到来前,完全能够自行降解,非常适合绿色和有机水稻种植。”王成志说。
村路的另一侧,是尚未插秧的大片水田。只见十几台拖拉机一字排开,正在进行秸秆还田水整地作业。为响应国家禁烧秸秆的号召,去年秋收过后,九月丰家庭农场购进驱动犁、翻转犁、抛洒器等设备,将5000亩水田的秸秆全部粉碎,抛洒还田。“水整地是为无人机喷洒腐熟剂作业和插秧作业做前期准备,要求是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一池内高低差要小于3厘米,这样才能保证插秧质量。更主要的是,秸秆还田后,土壤增加了地力,水稻必然会提质增产。”说起水稻种植细节和相关技术的好处,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建波难掩兴奋之情。
“永吉县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共有34万亩水田,今年机插面积达到70%以上,非常适合推广水稻产业重大技术。九月丰家庭农场地处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万昌现代农业先导区,是永吉县水稻产业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示范基地。我们这次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以及相关企业联手,选择在这里开展水稻产业重大技术实训,就是为了给在全县推广这几项重大技术打基础、做示范。”永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守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