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平“梨树黑土地论坛”走进海南博鳌;
2016,以保护性耕作为代表的四平“非镰刀弯地区梨树模式”蜚声海内外;
2016,四平成功举办“国Ⅲ大马力拖拉机现场演示会”“中国农机峰会”,并逐鹿“中国农机城”……
2016,注定是四平现代农业花开四季、硕果飘香的一年。
“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笃定,信心坚定。四平全市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农业立市不动摇,以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抓手,稳稳托举起“三大效应”。
产业体系托举“乘数效应”——结构优化+产业融合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平着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提高了农业质量效益。
种植结构优化调整。适应市场供求变化,积极调减籽粒玉米面积,加快建设“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面积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共调减4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调减10万亩任务。同时,因地制宜增加水稻4.06万亩、大豆3.88万亩、杂粮杂豆10.87万亩、瓜果菜7.47万亩、花生9.73万亩、马铃薯3.04万亩,其他作物5.3万亩。
畜牧产业稳步提升。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纽带,全年新建(扩建)标准化牧业小区150个,牛发展到172万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6%。全市肉、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54%和9.06%。畜牧业产值实现340亿元。伊通县温氏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全面投产运行,带动了周边生猪养殖业。
园艺特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新建棚室园区10个,新增面积2000亩,改造棚室园区11个,改造面积3000亩,8个棚室园区获得省项目奖补资金990万元。推广黄瓜嫁接双断根技术、大棚葡萄栽培技术;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增温、电地热增温等新技术;引进推广系列葡萄、系列甜瓜等大宗蔬菜品种;引进推广软枣猕猴桃、南方大樱桃等名、优、特、新品种。以伊通铠绎经济园区为代表的循环农业、以双辽庆达为代表的光伏农业、以铁东惠丽农场为代表的智慧农业、以双辽华亿为代表的工厂化食用菌等新业态争相登场。全市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56.7亿元,同比增长13%。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构建接二连三产业格局。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纳入省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的15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3亿元,君乐宝乳业年产20万吨酸奶等项目竣工投产。吉春制药新晋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佳乐宝等23户企业新晋市级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1户。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460亿元。二是休闲旅游农业蓬勃发展。评定市级十佳旅游特色乡村和十佳旅游采摘园。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乡村旅游等创新发展,梨树县蔡家农耕文化游、双辽市卧虎大草原游、铁西吉府园休闲采摘等景区声名鹊起,铁东红果采摘节、伊通大樱桃采摘节、二龙湖渔猎文化节红红火火。三是农村电商起步良好,重点打造了“三农红E邮”“指尖上的财富”等网络销售平台,助推双辽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
生产体系托举“科技效应”——技术支撑+机械作业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四平着力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传统农业,发展绿色生产,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强化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启动双辽市河湖连通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打抗旱水源井800眼,维修原有旧井300眼,新增抗旱坐水种面积9.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3万亩,开展永久农田划定,全市基本农田质量、数量稳中有升,耕地保护工作获省政府一等奖;完成造林绿化37万亩,是计划任务的3倍。林业经济5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全市林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连续3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新增农户科学储粮仓3011套,农户庭院粮食立体储存率达到70%以上。
农业科技持续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梨树黑土地论坛走进海南博鳌,以保护性耕作为代表的“非镰刀弯地区梨树模式”蜚声海内外,成功举办“国Ⅲ大马力拖拉机现场演示会”“中国农机峰会”,逐鹿“中国农机城”;提升农机化水平,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9亿元,补贴购置各类机具5106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40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强化“七化”布局,创新谋划项目23个,其中,4个项目列入全省重点项目,协办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0%;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学员4800人次。
品牌农业持续发力。在梨树县小宽镇等地开展水稻、玉米、蔬菜等绿色种植模式攻关,创建梨树县10万亩玉米、辽河垦区10万亩水稻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奖补,新评“三品一标”农产品144个,其中绿色食品109个、无公害农产品35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发展到374个,居全省首位;组织企业参展长春农博会、中国绿博会,展区规模、参展企业、参展产品、获奖产品、参观人数均居全省第一。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以“五清、十建、三化”为基础,以建点、连线、扩面为重点,提升新农村建设档次。全市共投入经费2408万元,清垃圾堆66124个、清粪堆27401个、清柴草垛18265个、清路障39830个,有616个村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全市评定省级美丽乡村27个、美丽庭院5000个、干净人家2万户。绿化美化公路622公里、美化自然屯613个、栽树157万棵、栽花2466万平方米、栽草坪36万平方米、新安路灯963盏。36个重点村的45个项目全部完工,农垦危旧房改造3429套。精品片区建设亮点纷呈,全市集中打造蔡家-马家-娘娘庙旅游观光等12条精品片区。
经营体系托举“创新效应”——深化改革+释放红利
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四平市牢牢把握国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发展活力,释放改革红利。
农村土地确权稳步推进。全市已清查实测63个乡(镇)、723个村、5466个组,占计划的95.5%;实测面积852万亩,占国土“二调”耕地面积的92.97%。实测公示5369组,完成95.04%。梳理排查地多地少、权属不清等问题4830个,受理答疑并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3365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7718个和2280家,同比增长14.1%、108.3%,入社农户13.2万户,入社率33.6%,带动农户6.2万户。双辽那木乡++禾种植专业合作社、梨树县富邦农牧发展联合社和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省级以上示范社达到347家。先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赴外省观摩学习,关注前沿,开拓视野。
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以转包、互换、出租、转让、股份合作、代耕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流转土地204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的33.1%,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以“加快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主题,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形成3份有价值调研报告。依托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全面构建和完善村有站点、乡(镇)有中心、县有市场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有序推进梨树县胜利乡、双辽市卧虎镇、伊通县马鞍镇3个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试点,进一步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全年处理土地承包纠纷689件,其中,调解642件、仲裁47件、结案44件,结案率达93.6%。 (吉林日报 崔维利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