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双辽市委、市政府满弓开局,科学安排今年的农村工作,彰显大农业理念,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悉数优势,农业上大有文章可做。双辽有280万亩耕地,而且耕地多样化,南部河套地区土质肥沃,是水稻主产区;北部沙坨地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既可以种植玉米,也可以发展花生、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还有19万亩草原,可发展畜牧业;有67.8万亩林地,可发展林下经济;有东西辽河两条水系,今年还将实施河湖连通工程,这些都为双辽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双辽长久以来没有重工业污染,所生产的农副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还具有食用安全适合大面积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条件。农业领域投资价值明显,主动到双辽投资规模种养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发展设施农业的企业越来越多。
“只要我们顺应发展形势,努力在放大优势、释放潜力、补齐‘短板’上狠下工夫,就能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就能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发展。”市长王忠源客观分析了双辽市农村工作形势,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保住产粮大县的地位不能动摇,这是双辽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确保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今年,全市的种植业结构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增加水稻、花生、经济作物生产面积,要把玉米面积由220万亩调降到200万亩,水稻由30万亩增加到32万亩,花生20万亩增加到25万亩,其它杂粮、经济作物由10.36万亩增加到23.36万亩。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又优化了种植结构。园艺特产业是双辽市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今年计划种植花生25万亩,向打造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最大的花生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基地迈进。棚膜蔬菜面积要达到1.16万亩,建成省级棚膜园区1-2个。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全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推广粮经饲兼顾、农牧加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年要新改扩建牧业小区45个,新建产业园区2个,牧业产值达到49.4亿元。
发展大农业还要有效控减水旱灾害损失,化解水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业安全水利保障。重点完成东辽河双辽段治理工程,争取辽河三江口堤防工程早日开工。全年要新打抗旱井500眼,完成2000眼抗旱大井的配套工作,提高全市抵御干旱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双辽市委、市政府下大力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推进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和粮食作物植保机械化、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要达到76万千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要达到28500台,水稻插秧机、免耕播种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深松机要分别达到1800台、1600台、 1450台和400台,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要达到88%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要达到260个。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双辽市推进大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完成全民义务植树250万株,完成造林2600公顷,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6.1%。同时,双辽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规模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当前,“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现代农业”给双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委、市政府用“互联网”来武装农业,提升农业,实现农业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依靠“卖的好”倒逼“种的更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决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人口,重点支持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帮助贫困家庭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瓜、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使其收入高于单纯种粮收入。农产品加工企业要优先吸纳贫困家庭成员来企业务工,增加工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