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长春:六载购机补贴效应 三年示范建设成果

长春:六载购机补贴效应 三年示范建设成果

日期: 2010-01-05  来源:长春市农机发展服务中心

长春市农机化驶上快车道 催生农村十大新变化



  盘点2009年热潮涌动的长春市农业机械化,可以说这是获得大丰收的一年。近日长春市农委组织就农机化对农村、城镇带来的关联影响进行了调研。大量的经济现象和数据表明,从2004年,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购机补贴政策持续推出的政策效应,使长春市的农业机械化驶上了快车道;2007年该市五个县(市、区)又被农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国家全程农机化示范区,更使长春市农业机械化跨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时期。正如长春市市长崔杰在前不久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所指出的:“时下,农村最大的变化 就是农业机械化的迅速普及。农业机械化作为整个农村最根本、最基础的变化,是生产力的进步,由此催生了长春市农村一系列新的变革”。六年来特别是2009年农业机械化牵动与催生长春市农村、城镇发生了十大新变化。

  ——黄牛下岗、铁牛上阵,长春市已步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从2004年始,该市主要农作物耕作收机械化水平每年以超过4%的幅度提升,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出去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到2007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2%, 2009年将超过50%,农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降低到38%,结束了几百年来依靠人畜力耕地的局面,这标志着长春市已由农业机械化发展初级阶段进入了中级阶段。

  ——雇工价格高,用机费用低,进入使用机器作业比雇用人工更为合算的阶段。随着劳力日值的不断上涨,到2005年农业部分作业机械生产比人畜力体现出价格优势;时下,机器可以替代人畜力作业的各个环节价格优势全部超过边际效益点,机械作业至少有20%以上的价格优势。比如,2009年水稻收获机收割脱粒一公顷水稻,并送到农户家,一般1000—1200元,而人工收割运送、脱粒要超过1500元以上,仅算经济帐、机械节本增效的优势,再加上雇用人工吃喝费、人情帐,“用机不用人”现已是大多数农民发自内心的真实意愿,机械化已变成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

  ——从业队伍扩大,经营收入环境,农机服务已成为农村一个新产业。到2009年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已达25万人,其中有50%是以为农民提供农机田间作业、机具维修、农副产品加工等经营项目服务或服务岗位,创造了10亿元的收入。一个以农机服务为产品的新兴服务产业在全市迅速发展,一批以农机服务为创业项目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正在全面崛起。榆树市城发乡农机大户马延,拥有农机固定资产达200多万元,承担全乡一半的农机生产作业服务,每年农机经营服务收入已达数百万元,成为农民新的创业典型。

  ——“深松不深松每垧差两千”,机械化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数据显示,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长春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呈加速提升之势。从1994年到2003年,这十年间,全市粮食首破160亿,最多增产达15亿,用了大约10年;到2008年突破180亿斤,增产近20亿,仅用了5年时间。实践证明,长春市粮食产量之所以连续创出历史新高,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威力,而农业机械化本身既是科技的重要内涵,又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粮食高产田建设、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农业技术,都是依靠农业机械得以大面积的实施。同时,机械化在抗灾中的优势,更是人畜力无法比拟的。今年大灾之年仍然获得了170亿斤的好收成,机械化深松整地凸显出的抗旱作用功不可没。机械化已成长春市保粮食持续增长,广大农民十分认可的重要措施,离不开、少不了。

  ——“一化带来多业兴”典型群体的涌现,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榆树市弓棚镇、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鸰村等过去积极走农业机械化道路的老典型,坚持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动摇,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更为可喜的是,不少乡村和农民抓住农机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为突破口,带动了本地多业的迅速发展、农民以机致富,起到了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榜样的作用,展示出机械化的美好前景。德惠市城发乡农民李宏达经营5台大型拖拉机,跨区作业达5个乡镇,年纯收入5万多元,靠农机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榆树市先锋乡民权村依靠创新发展农机合作经营组织,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为解决村民生问题创造了条件。九台市西营城雨田生态农机合作社,以水稻机械化规模生产为依托,建成了绿色品牌水稻生产基地,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增机减人,百万农村劳动力走出田野。在2003年全市农村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仅有50万人,而近几年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递增,如今全市已有百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全市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随着机械的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大幅度的减少,正是这“一增一减”的现象,表明该市农村生产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变化,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德惠市松花江镇水田村孙家坨子,随着机插面积占85%以上,他们自豪地说,“机械化使稻农站起来了、走出去了、富起来了。”

  ——拉动了农业机械及相关产品消费市场。这六年间,长春市农业机械增量 资产总值在12.5亿以上,除去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补贴资金,拉动农民自筹投入购机资金达8亿多元,占投入资金总量的70%,还吸引了部分城市工商资本的进入。同时,农业机械保有量和作业量的双增长,使农机零配件、农机维修、农业生产燃油等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量成倍增加,仅农业生产燃油消耗量一项,2009年全市消耗量达到40万吨,比2003年增加1.5倍,燃油消费达20多亿元,占全市燃油消耗市场需求总量的20%以上。

  ——推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机械旺盛的需求市场刺激下,地方农机工业出现了竞相进入、产品倍出、规模扩大、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农机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步伐。以水稻插秧机、收获机、保护性耕作机具、大马力拖拉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产品,相继进入国家支持的农机产品推广目录,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已达80户,今年产值可超过10亿元。

  ——带动了农机流通业的兴旺。全市农机流通企业已由六年前的不足25家,2009年突破100家,有60多家已被确定为全省国家购机补贴采购供应商,创造超过千人的新就业岗位。在农机流通业中已经出现了多家农机产品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经销商,其中有两家销售额已突破3亿元,成为吉林全省最大的农机经销商。中国农机院落户长春市在绿园区建设的30万平方米,集销售、研发、培训、信息为一体东北最大规模的农机产业服务综合大市场已初具规模,开始有企业入驻。

  ——农机合作社成为引领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排头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发展新的突破点。在长春市已设立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农机合作社是出资额最多、辐射面最大,并显示出旺盛的发展活力和对当地农村发展的拉动作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2007年设立了农机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300公顷,全程机械化作业,在今年大旱之年不仅入社粮食又获得好收成,还可从合作社中分红达2000多元。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56公顷,社员分红7500元。九台市九郊聂家村水稻农机生产合作社,承担起本村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并且只收油料和机手费,使稻民不仅每亩节省作业费150元,而且在不少土地,不减少收入的情况,全身心出去打工,从事其它生产,拓宽了致富路。

  这六年来,长春市铿锵奋进疾行的农业机械化步伐,不仅是农业机械化量的变化,更是众多农民生存、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这样的嬗变,无不显示出长春市这座以工业为支撑、以农业为基础,国家粮食核心基地的较大中心城市,对未来农业机械化寄托更为美好的憧憬。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