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五不抓”抓出农机工作新局面
哈尔滨市:“五不抓”抓出农机工作新局面
日期: 2006-04-19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2005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机局结合全市农机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农机工作要做到“五不抓”的战略指导思想,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五不抓”的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性、方向性不强的不抓;示范和牵动作用不大的不抓;科技含量不高的不抓;不能致富农民的不抓;不能壮大农机自己的不抓。
战略性、方向性不强的不抓就是要科学地确定哈尔滨市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发展的重点。主要有六方面,一是种植业机械化,促进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业带增收;二是牧业产业全程机械化,促进主辅换位;三是农业现代园区机械化,促进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四是特色产品机械化,促进绿色、特色食品开发;五是设施农业机械化,促进高效农业发展;六是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促进加工增殖,劳动力转移增收。2005年,全市围绕这六个方面实施农机化项目19个,作业面积达到20.3 万亩,投入资金400万元,装备农机具84台套。
示范和牵动作用不大的不抓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机化新技术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重点推广落实了根茬粉碎秸杆还田技术、水稻机械插秧和收获技术、机械超深松技术、水稻节水少耕技术、青贮玉米机械化技术、马铃薯载植机械化技术等,实施面积1100万亩,实现节本增收3.3亿元。
科技含量不高的不抓就是在项目选择上上精品项目,在机具选型上装备技术含量高的机械,在技术应用上重点推广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技术。2005年,全市围绕郊区和都市圈区县市、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现代园区、农业开发18个重点产业链和农机合作组织及合作社实施精品项目,全市围绕这些精品项目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装备大型农业机械62台,配套农具320台套。
不能致富农民的不抓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机的替代作用和增收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走出土地。全市以发展壮大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培育农机大户为主,投入农机化资金672.8万元,新建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7个,全市农机作业合作社达到26个,新培育农机大户260个,全市农机大户到达1328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种植经营的作业面积达到43万亩,全市农机作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实现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带动转移农村劳动力近2000人。
不能壮大农机自己的不抓就是要从提高农机竞争力、发挥农机先导作用上考虑、研究、抓好农机工作。充分发挥农机龙头企业和大户、联户的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作业的低成本、高效益作用;抓3个方向性、战略性的科研攻关,抓20项农机新技术的示范普及应用,抓4个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