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农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6年工作要点
德惠市农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6年工作要点
日期: 2006-04-11  来源:德惠市农机服务总站
一、农机“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全面工作,紧紧围绕德惠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和目标,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采取落实政策、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投入、示范推广等措施,促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二)、规划目标
1、农机装备水平。到“十一五”末期,农机总动力要达到86万千瓦,增加13万千瓦,平均每年递增3%。拖拉机保有量,到“十一五”末期要达到32,833台,增加3,095台,年递增2%。其中4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3,055台,年递增5%。农具达到131,119台,增加18,015台,年递增3%。使机具配套比达到1:4。水稻移栽机械增加800台,平均每年增加160台。收获机械增加910台,其中:水稻收获机械要增加500台,平均每年增加100台,旱田收获机械增加410台,平均每年增加82台。至2010年使我市农机化总体装备水平达到全省最高。
2、农机化作业水平。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1.61万公顷,其中水田4.68万公顷。到“十一五”末期,机械耕整地面积要达到19.88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92%。其中:水田4.68万公顷,达到100%;旱田15.2万公顷,占旱田耕地面积的90%。机播面积,要达到15.2万公顷,占旱田播种面积的90%。水田机械移栽面积要达到1.87万公顷,占水田总面积的40%。机械收获面积要达到5.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5%。其中旱田达到3.4万公顷,占旱田面积的20%,水田达到1.87万公顷,占水田面积的40%。
3、农机新技术推广。未来的五年间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是玉米、大豆和水稻的关键环节机械化及全程机械化,要使农机新技术实施面积占农机总作业面积的45%以上。推广的新技术有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精密播种、抗旱保墒播种、苗带重镇压、行走式节水抗旱播种、化肥深施、机械收获、水田机械移栽和机械收获等。
4、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建设农机化示范区8个,水、旱田区各4个。每个示范区投资规模要达到500万元以上,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每个不低于500公顷。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资金由国家、省、地方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筹资。五年间,以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农机化总投资达到6,00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投资3,600万元。
(三)、主要措施
1、创新思维理念,优化农机发展环境。
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还特别强调要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额度。这给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对我们农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为国家、为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认识和理解发展农机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力做好为“三农”服务的角度,推进农机化的发展。通过组织、任务、目标三落实,确保“十一五”期间农机发展的计划得到有效贯彻实施,推进农机化健康、有序、稳步的发展。
2、创新管理方式,优化农机发展结构。
“十一五”期间,重点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经营合作组织和农机示范区,通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合理配套,应用新技术,改变农机经营管理模式,以中西部旱田区的玉米、大豆,东部水田区全程机械化发展为龙头,带动其它地方农机化发展,注意抓好具有发展潜力的新技术和机械,如:保护性耕作,玉米、大豆收获,水稻秧苗移栽、收获等。推进全市农机化平衡发展,整体提高。同时加强农机产品、农机流通、维修和农机作业市场规范化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净化农机市场。
3、创新农机服务体系,增强农机服务能力。
农机工作要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完善和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机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在岗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到田间地头服务与上门服务相结合;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现身说法与典型示范相结合。注重培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扶持、引导和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生产合作组织,提高农机整体服务能力。
二、2006年工作要点
(一)、2006年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全面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做到“突出一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搞好五个加强”。即以提高农机化总体水平为重点;实现示范区建设、“四强”建设、招商引资新突破;加强两新推广,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机构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为加快德惠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二)、工作要点
1、抓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提高,再上台阶
重点抓好农机化工作,使玉米、大豆、水稻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达到全省最高。农机总动力要达到74.6千瓦,比去年增长3%。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0,357台,比去年增长2%。农机具达到116,708台,比去年增长3%。水稻移栽机械达到160台。收获机械达到206台。其中水稻收获机114台,旱田收获机92台。06年旱田机耕面积达到19.4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89.8%;机械播种面积为13.1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60.6%;机收面积达到1.2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5.6%。
2、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提高水平。
一方面继续抓好已经建成的同太、米沙子、朝阳示范区和新立项的朱城子、夏家店示范区建设,出成果,上层次。另一方面将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新示范区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建设工作。目前正在申请立项德惠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我们将积极努力,争取更多的农机化示范区落户德惠。对所有示范区我们将提供全程服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运行的原则建设好、管理好示范区。
3、“四强”建设实现新突破,进位争先。
继续抓好农机强县、强站、强队和强户的农机“四强”建设工作,要以创新的思维,加快“四强”建设步伐,使其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促进农机化发展。今年要推出省级标准农机站5个,村农机队5个,养机大户50个,把“四强”建设活动作为农机化各项工作的龙头,使德惠市的农机化水平达到强市标准,进位争先。
4、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扩大成果
今年我们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加农机化投入。经过我们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已争取到国家、省对农业的各类投资616.4万元。其中:
①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90万元。这是在去年已补贴50万元基础上,今年又增加的(这类补贴一般在一个县不连续投放)。
②水稻机械育、插秧项目,省里引导资金10万元。德惠市是全国五十个重点武装的农机强县之一。
③玉米收获机示范资金,省里补贴30万元。(示范机具10台,每台10万元,30%补贴。)我市是该项目中全省5个示范县之一。
④朱城子镇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国家和省里投资218.5万元(总投资343.4万元)。该示范区是皓月的养牛基地。
⑤夏家店办事处农机化示范区项目,国家和省里投资267.9万元(总投资为509万元)。
还有正在争取立项的项目:德惠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时间为五年,建成后将为我市引进资金51,404.1万元。
5、加强“两新”技术推广,“兴机”富民。
根据德惠市农业生产特点,选择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今年计划推广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的关键环节的新技术和新机具。如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水田插秧、旱田收获、精密播种、苗带重镇压、秧苗机械移栽、保护性耕作、抗旱节水保墒播种等。对所示范的技术和机具我们将搞好宣传和跟踪服务。抓好示范,逐步推广。重点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这项技术简单说就是种子受等离子机内产生的多种粒子流相继作用,激活生命力,从而达到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发育周期具有苗期提前、根系发达、长势旺盛、抗旱抗病的生长优势。应用这项技术,粮食可增产8%。05年,我们已在各乡镇免费作了试验。今年开犁前,我们就将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市各乡镇免费实施。
6、加强农机安全管理,依法行政。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坚持集中整治,突出重点,宣传到位,整改措施到位,检查到位,横幅标语悬挂张贴到位。全年农机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死亡率、重伤率均控制在0.8‰ 以下。
做好清理“黑车、非驾”工作,本着“重教育,轻处罚,多服务,少滞留”的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即田检、路检与入户办理相结合;“清理非驾”与纠正违章相结合;集中清理与长年抓相结合;专业队伍清理与发挥安全网络相结合。
强化文明监理,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文明监理,优质服务,坚持收费标准,方便农民群众。以热情、优质服务取信于民,树立农机监理为民服务,为民执法的良好形象。涉及市、乡级招商引资、特殊时期等突击活动,我们会配合整体工作,一路绿灯。
7、加强农机学习培训,提高素质。
今年要充分发挥农机校培训基地作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方式,搞好各类培训。在抓好农机从业人员和系统内部职工的主业培训同时,将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使农村富裕劳动人员学到一技之长(如计算机、烹饪、木工、瓦工等技术),实现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这项培训对农民是免费的,希望各乡党委书记回去后帮助宣传、组织。
8、加强农机市场监督管理,维护权益。
依法管理农机维修市场和营销市场,保护农机购买者和使用者的权益。①强化对农机维修网点和销售网点的监督管理,保证维修质量,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要按有关规定,对辖区内的维修和销售业户进行清理、登记、考核、发证。②加强农机作业市场管理,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农机的形象不受损坏。③抓好加油站的经营管理。从承包、经营管理上加大力度,特别要注意消防安全,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
9、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人为本
从农机队伍自身建设抓起,通过加强管理,建立各项制度和长效机制,开展教育培训。重点抓好“三法一条例”的学习,增强政策和法律观念,掌握业务本领,实现人才兴机战略,规范农机队伍执法行为,把握农机化发展的规律,改进工作手段,推进行风建设,提高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管理水平。
农机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按照“十一五”规划,举全力抓好2006年工作,做到强素质、重服务、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德惠发展,进位争先做出贡献。 (李春芝 马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