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图片

实现由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的跨越——山东省明确“十一五”农机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实现由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的跨越——山东省明确“十一五”农机化发展的目标任务

日期: 2006-04-05  来源: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山东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农机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政策扶持、法律保障、项目带动、市场引导的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完善服务机制,优化装备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农机大省向农机强省的跨越。具体就是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农机化总量显著增长。到2010年,农机总值达到580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亿千瓦以上,拖拉机达到230万台。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5%左右,实现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跨越。
  
——农机化发展质量显著改善。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协调发展,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加快发展,高效、低耗、节能、环保机械全面发展,实现农机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优化升级。到2010年,大中型拖拉机比重由11%提高到14%;机具配套比由11.58提高到11.63;联合收获机12万台,增长46.3%。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万台,增长410%。旱作节水、免耕播种、设施农业等机械22万台,增长23%
  
——农机化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机销售、维修、作业、运输“四大市场”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机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全省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到800万人。农机服务总产值达到3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1.8%,农机服务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
  
围绕实现“十一五”全省农机化发展目标,重点是推进“三个提升”,实施“三大战略”,建设“三个体系”,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推进“三个提升”
  
一是巩固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重点提升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水平。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重中之重,做到中部率先发展、东部加快步伐、西部跨越提升,全省整体推进。到2010年,玉米机收率达到45%以上,比2005年提高34个百分点以上。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是农业部在北方地区重点推广的一项农机化节本增效技术,要把它与玉米机收结合起来一起抓。力争到2010年,全省秋季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实施面积达到38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10%以上。
  
二是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重点提升花生、薯类收获和蔬菜生产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加快花生联合收获机械的研发、生产,尽快在全省示范推广。到2010年,各类花生收获机械达到3.2万台,机收率达到30%。薯类收获机械化,以推广小型机械为主,努力加快发展步伐。到2010年,薯类收获机械达到5500台,机收率达到12%。设施农业机械化,以蔬菜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大棚卷帘、微型耕作等机械设备。
  
三是努力发展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重点提升以秸秆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主的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把秸秆加工和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为主的八大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特别要配合济南市抓好济南国际机场周围、高速公路沿线两侧等重点区域的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努力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争到2010年,全省秸秆机械化加工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同时,积极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不断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整体水平。
  
二、实施“三大战略”
  
一是实施创新示范战略。结合开展农业部提出的农业科技提升农机化推进行动,继续深入实施八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把技术创新作为关键点。突出抓好自走式、多行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引进和研发;搞好花生、薯类收获机械的技术提升和熟化定型,形成批量生产。加强各级各类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把示范基地建成试验推广的阵地、示范辐射的中心和成果转化的平台。
  
二是实施人才兴机战略。实施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适应新时期农机化发展需要的农机人才,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机队伍。同时,加强农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各级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机操作能手、农机专业技工、农机经营行家和农机致富带头人,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促进投资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要继续把玉米收获机械作为重点,集中资金,优先补贴,最大限度地发挥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要整合优质粮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保护性耕作、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机械化节本增效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等农机化项目,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干大事、解难事、办好事,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宣传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建设“三个体系”
  
一是加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产业来谋划,大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完善以基层新型农机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协会为纽带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投入多元、功能齐全、服务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要围绕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大力开展农机合同作业、跨区作业、农村运输等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业,使其成为农村最具活力的服务产业。
  
二是加强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农机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提高农机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效能。一要推进队伍建设正规化。以农机监理队伍正规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机鉴定、农机投诉、农机修配管理等工作的正规化建设。二要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依法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管理、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和调查。强化农机监理费“收支两条线”管理。三要推进服务行为亲情化。开展建设“平安农机”农机安全“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活动和“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推行承诺服务、亲情服务、便民服务。四要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制定现行的农机化作业标准和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推进农机标准化生产。
  
三是加强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配套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和完善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科技攻关等扶持发展政策,形成促进农机化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  |  澳门皇冠体育_皇冠体育app@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