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同时也为农机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为此,四平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因地制宜,谋划工作思路,采取措施,克服困难,积极努力,使全市农机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农机具备耕工作抓的早,进度快。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对备耕生产提出了要求,并做出了具体安排。各县(市)区领导、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早安排早准备,春节刚过,就组织干部分片落实任务指标,组织农机科研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帮助检修农机具,利用老式单体播种机,加装施水装置,改进抗旱播种机具。截止
二是农民购机热情空前高涨。近年来,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体的广泛宣传,广大农民对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有了充分的了解,极大地激发了其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购机热潮。仅今年春季全市就有2100名农户报名要求购置国家补贴农机具,而且机型基本上都是29.5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多功能整地机也有相当数量的需求,我市的农机具配置正在向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股份合作形式、跨区作业等农机专业化、市场化方面发展。
三是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落的实。在各级农机管理和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有12项农机推广技术得到了推广普及,其中精少量播种技术、多功能整地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化抗旱播种技术等已经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等离子体种子磁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正在试验示范中。
四是农机监理工作有较大突破。今春以来,市农机监理处和各县(市)区农机监理部门立足创新求发展,紧紧围绕农机安全生产,抓清理“黑车、非驾”、农机安全村建设、监理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公主岭市把2006、2007年定为清理“黑车、非驾”年,全面掀起路查路检高潮,深入开展安全村建设;伊通全县建立5个监理分站,把清理“黑车、非驾”指标落实到站;梨树县结合乡(镇)站办所合并,出台了《乡(镇)农机监理工作目标管理有关规定》,工作中心向乡镇倾斜;双辽市专门召开了年检审工作动员大会,对每个监理员落实了任务;辽河垦区立足早字,年初就把任务指标落到人头,到一月末已经完成全年任务的1/3;铁东区、铁西区,突出重点,层层落实,进展顺利。
五是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及帮助下,全市比较规范的农机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目前有农机股份合作组织5个,农机作业(租赁)公司2个,农机专业户2517个,今年还将有近10多位农民外出跨区作业,进行玉米、大豆、水稻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