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冬季是农机闲置的季节,农机入库,农机手开始享受一年中的清闲时光。如今,这一现象在日照农村已不复存在,冬季成为农民利用农机增收的大好时节,处处呈现出“农闲机不闲,开足马力多赚钱”的景象。
农副产品运销是农机手创收的“拿手戏”
每年到冬季农闲季节,农民完成一年的生产,都会留足下一年的农产品,将剩余的农产品销售掉。这时农户销售的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又不等,这种状况使大规模食品生产企业无法到农村挨家挨户成批量的收购,却给农机户创造了极好的创收机会。他们利用农机机动性强、灵活多变、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以家庭为单位,用拖拉机、变形拖拉机、农用三轮或四轮车去大量收购、运输、销售农产品,出现了许多“夫妻车”、“爷们车”、“兄弟车”,形成农产品的收、运、销一条龙作业,增加了收入。五莲县高泽镇高泽村利用冬闲季节从事粮食运销的农机户有256户,每早天刚蒙蒙亮,全村就响起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夫妻、爷们或兄弟结伙开着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走街入户收购农产品。如他们今冬收购花生每斤收购价1.60元左右,每台小手扶拖拉机每天收花生干果1500-2000斤,脱壳后的花生米每斤按2.32元销售,去除脱壳费、人工工资和燃油等费用,每户一天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进入冬季以后,农民利用农机在一个冬季可净赚3万元左右。岚山金玫花生食品有限公司,从花生的筛选、烤干、剥皮完全实现机械化。进入秋末冬初可吸纳附近农村劳动力300多人,有近百台农用车为其收购花生米,年产值达8000万元。
农机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除小麦秸秆外,其他农作物秸秆的收获季节大多在秋季,因此冬季成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的“黄金时节”,这一时期全市的8100台饲料加工机械、600台草帘编织机、550台麦秸打捆机齐上阵,加工“消化”农作物秸秆,促进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利用,同时使农机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机械作业实现增收。莒县招贤镇共有草帘机100台,草帘加工户70户,每台机器日加工草帘
冬季农机跨区作业让农机户大赚“外财”
入冬以来,在全市的乡村道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拖拉机拖着的脱壳机、饲料粉碎机和活跃在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上的大型拖拉机,这些农机大多都是在完成本村、乡或县的农机作业后到异地去“淘金”的。据调查,全市每年有5000多台花生脱壳机、6000多台饲料粉碎机和3100余台大型拖拉机参加跨区作业,共完成花生脱壳15万吨,加工饲料30万吨,深翻改土11万亩,实现跨区总收入约5000万元。岚山区碑郭镇前水沟村机手王录权,2000年购买一台大型花生脱壳机,每年收入在一万多元;东港区高兴镇怀古村机手邱同山,购买一台饲料粉碎机,今年共加工饲料1.5万斤,创收入8000多元;莒县寨里乡寨里街机手马永硕,利用享受国家购机补贴购买的3台大型链轨拖拉机,今年共完成深耕地3400亩,创收 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