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二天。在全国展览馆广场上,七八位农民工吸引了记者注意。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展出的各种新型农用机械,不时啧啧称奇。这些小伙子,都是在附近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忙里偷闲来看看“新农业”啥样。
“这些小农机,分量轻,又灵活,操作容易,最适合一家一户用。”刘爱民说。他的老家在四川巴中市,那里山大沟深,地块零碎,有一台功能多样、操作简便的小型农机,能给家里人省下好多力气。
“东西是好东西,可就是有点贵。”另一个小伙子张喜材说,“这些小型农机,便宜的3000块上下,可是功能不多,功能多的吧,就得五六千,这个价钱都能买台拖拉机了。”他指指不远处一台造型很像跑车的高速插秧机说,“那个宝贝家伙,更是要18万多块钱,一般农民谁买得起?”
记者随机问了问其他人,几乎都认为农机是个好东西。“要是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用上,那就是现代化了”,张喜材说,“不过好东西也不一定好用。”好东西却没有得到他们的欢迎,这是为什么?
“俺对农机有三盼。”年纪稍长一点的游明亮总结说,“一盼价钱能便宜点;二盼质量有保证;三盼出了问题人家态度好一点。” 听到这里,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游明亮在家种地时买过一台联合收割机,买的时候销售人员许下种种承诺,出现问题需要服务时,却遇到了声色俱厉的另一副面孔。
在游明亮的老家湖北,省工商局三季度就受理了554件农资类申诉,具体表现在:农用机械质量较差,本季正值农忙季节,农民有关农用联合收割机质量问题申诉有上升趋势。还有,农机经销商提供“三包”不及时,导致农业机械出现故障时,因修理不及时而耽误农时。
“能用、爱坏、常修”,是张喜材的概括。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不久前对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进行的监督抽查,质量问题集中反映在:危险运动件防护装置的安全距离不够,操作者和接近机器的人员可能会受到伤害;安全标志不合格,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尽管机器采取了恰当的设计结构和安全装置,但仍可能存在遗留风险;产品使用说明书不合格。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形成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依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判断,当前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仅相当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韩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今年中央又决定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扩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范围。发展农用机械迎来了一个好时期。
农业部农机化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全面小康,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摆在政府部门、农机企业和研究机构面前的大课题。
来源:新华网 作者:董峻